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一場革命:諾貝爾醫學獎授予兩個美國人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6年10月2日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10月2日宣佈,把本年度諾貝爾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安德魯•法爾和克雷格•梅洛,表彰他們發現了RNA(核糖核酸)干擾機制。德國的同行對他們獲得諾貝爾獎深表贊同。

Craig C. Mello(右,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和 Andrew Z. Fire (左,School of Medicine at the Stanford University in California)圖片來源: AP

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發布的公報說,法爾(Andrew Z. Fire)和梅洛(Craig C. Mello)獲獎是因為他們「發現了控制遺傳訊息流動的基本機制」。公報指出,RNA干擾已被廣泛用作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種手段,並有望在未來幫助科學家開發出治療疾病的新療法。

法爾1959年出生,目前任職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1960年出生的梅洛目前在美國史丹佛大學工作。他們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08萬歐元)的獎金。

德國卡塞爾大學基因研究所所長沃爾夫岡.內倫說:「這個諾貝爾獎給得再合理不過了。這真是太棒了。」德勒斯登的馬科斯.普朗克細胞生物學和基因學研究所所長托比.徐蒙說:「這是一場革命。這是純基礎研究忽然也可以得到絕對認可的證明。」

法爾和梅洛把至今關於基因更新換代的估計整個翻了個底朝天。人體的遺傳基因共有近3萬個,這麼多遺傳基因裡面,只有很少一部分被召入細胞。細胞需要哪些基因,由一個控制體系來決定。40年前,法國諾貝爾獎得主雅各布(Francois Jacob)和莫諾(Jacques Monod)已經發現這個過程的原則:由遺傳基因委託所謂的信使RNA(核糖核酸)去傳遞它們的訊息,構建所需要的蛋白。但是有一些現象是微生物學家們始終無法解釋的,比如蛋白的構建過程為什麼會忽然停止。

法爾和梅洛兩人通過一種長1毫米的透明小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通過它們的爬行來觀察基因是如何被激活或被排除的。他們把信使RNA注入這種小蟲體內,或把RNA按體內正常的鏈狀注入,或反向注入,讓後者鏈接前者。但兩種情況下都什麼也沒有發生。但在他們把兩種鏈共同注入時,這種小蟲就跳躍不休了。

於是他倆估計,這種雙鏈能夠封閉肌肉蛋白所需要的遺傳訊息。經反復試驗,證實了這一點,注入了這種雙鏈基因,蛋白就停止生長。1998年2月19日,倆人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這一發現,從而打開了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

現在,科學家們已經知道了這種RNA走的道路。它建成一個被科學家稱為Dicer的蛋白,把基因鏈切碎;這種殘片構成了一個所謂的RISC復合體,它依附於原來的信使RNA,摧毀它,從而制止了蛋白的繼續生長。

通過這個方法可以消滅致病的蛋白。這個成果不僅對純科學,而且對藥學界也是有著重大意義的。兩年前,兩名德國科學家用RNA殘片來阻擋名為Apolipoptrotein B的蛋白生長,從而可以降低人體內的膽固醇。

在這方面成就最大的人之一是原紐約洛克菲勒大學科研人員、德國人托馬斯.圖施爾(Thomas Tuschl)。他在德國研究出一種實用的排除基因方法。他近年來也一直是諾貝爾醫學獎的候選人。德國業內人私下認為,最應該獲得諾貝爾獎的是他。(平心綜合報導)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