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歷史

「七上八下」——漫話中共黨史術語系列之六

徐慶全
2020年9月7日

「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這是一個歇後語。寓意很淺顯,對所做的事沒有把握,心神不寧。把這個詞引入到政治層面,來源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對雇工問題的一場爭論。

China Deng Xiaoping
鄧小平:「讓『傻子瓜子』經營一段,怕什麼?傷害了社會主義嗎?」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UPI

(德國之聲中文網)這個通俗說法的意思是:一家個體戶,如果你雇傭七個工人,你就是社會主義的個體戶,就允許你上馬,允許你存在;如果你雇傭的八個工人或者以上,你就是資本主義個體戶,就要立刻下馬,取締你的存在。

上個世紀70年代末,開放個體戶創業,解禁鄉村家庭工業,恢復城鄉小商品市場--私營經濟開始在中國大陸萌動。1979年底,全國批准開業的個體工商戶約10萬戶,兩年後的1981年,統計數據變為101萬,翻了10倍。隨之而來的是,"雇工"這個在中國絕跡的、在以往被視為有剝削色彩的詞匯出現了。

1979年,廣東高要縣農民陳志雄承包了8畝魚塘,辛苦一年,稍有斬獲,第二年,陳志雄擴大再生產,承包141畝魚塘,夫妻倆幹不過來,就只好僱人,雇請固定工一人,臨時工400個工日。第三年,陳繼續擴大經營,承包面積達497畝,雇請固定工5人,臨時工1000個工日。

在當年,像陳志雄的情況並不少見。廣州第一批個體戶之一的高德良,1980年4月下海創辦"周生記太爺雞",做了不到半年就雇了6個幫工。而安徽著名的"傻子瓜子"年廣久,自掛牌以後生意就很興旺,也雇請了一些無業青年當幫手,到1979年底,雇工達12個。

陳志雄、高德良、年廣久等人的舉動,觸動了當年意識形態最敏感的神經:在社會主義國家,是否應該有以往被視為帶有剝削意味的"雇工"的存在。

而在當年,官方的說法是非常明確的。1980年中央75號文件明確規定:"不準雇工"。陳志雄、高德良、年廣久等人也遭到了空前的指責,"剝削"、"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帽子亂飛。指責他們的人,除了以往樸素的無產階級感情之外,其主要根據即是來源於這一文件精神。

於是,陳志雄的事情,一下子鬧到了《人民日報》。1981年5月29日,《人民日報》發表《關於一場承包魚塘的爭論》一文,並開闢了"怎樣看待陳志雄承包魚塘問題"的專欄,展開討論,歷時三個月。爭論的焦點之一是:"雇工算不算剝削"?

2008年北京街頭的小攤販圖片來源: Xiao Xu

討論中,中央書記處政策研究室的經濟學家林子力,從馬克思的《資本論》中找到了一條根據:"雇工到了八個就不是普通的個體經濟,而是資本主義經濟,是剝削。"這是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三篇第九章《剩餘價值率和剩餘價值量》中明確地劃分的"小業主"與"資本家"的界線。按馬克思的計算,在當時(19世紀中葉),雇工7人以下,自己也和工人一樣直接參加生產過程的,是"介於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的中間人物,"也就是小業主,而超過8人,則開始"佔有工人的剩餘價值",是為資本家。這就成為社會主義正統的政治經濟學話語體系。於是,那個時期,在幾乎所有的社會主義經濟理論中,"七上八下"是一條鐵定的界線。

爭論並沒有就此打住。1982年1月,在昆明召開的全國農業生產責任制討論會上,廣東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的兩位與會者提交了一份調查報告,再次認為,陳志雄行為的資本主義性質非常明顯。新華社記者以這份報告為根據,寫了一份題為《廣東沙浦公社出現一批雇傭勞動基礎的承包大戶》的內參,引起了中央領導的重視。一位高層領導批示:"我個人認為,按這個材料所說,就離開了社會主義制度,需要做出明確規定予以制止和糾正並在全省通報。事關社會主義制度的大局,故提請省委考慮。"

4月22日,廣東省委將《關於陳志雄承包經營的情況報告》送到國家農委。報告肯定了陳志雄的承包方法和經營方式,認為"就其經濟效益來說,比原來'吃大鍋飯'的集體經營要好",報告同時強調:"這是發生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效益"。

廣東省委的態度,為私營企業的雇工政策撕開了第一道很小的、卻決定了中國私營企業命運的小口子。

1983年1月,中共中央對超出政策規定雇請較多幫工提出"三不"原則:"不宜提倡,不要公開宣傳,也不要急於取締。"

1984年10月22日,鄧小平明確指出:"前些時候那個雇工問題,相當震動呀,大家擔心得不得了。我的意見是放兩年再看。那個能影響到我們的大局嗎?如果你一動,群眾就說政策變了,人心就不安了。你解決了一個'傻子瓜子',會牽動人心不安,沒有益處。讓'傻子瓜子'經營一段,怕什麼?傷害了社會主義嗎?"兩年到了,鄧小平還是說:"再看看。"

"看"了幾年之後,中央1987年中央5號文件中,去掉對雇工數量的限制,"三不"原則改成了十六字方針:"允許存在,加強管理,興利抑弊,逐步引導。"

1988年4月,第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第11條增加了"國家允許私營企業經濟在法律規定的範圍記憶體在和發展。私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國家保護私營經濟的合法權利和發展。對私營經濟實行引導、監督和管理"的內容。這是中國實行社會主義改造、消滅私營經濟之後,首次在憲法上重新確立私營經濟的法律地位。在現今看來比較可笑的"七上八下"的雇工之爭,才宣告結束。

系列報導說明:

無論何時代,中共的宣傳語言都很接地氣,隨時皆可因地制宜地把通俗易懂的白話納入文件,形成一系列政治術語。歷經國共內戰的散文大家王鼎鈞就認為,國共較量,國敗共勝,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國民黨行"文言文",深奧難懂,政府文告難以貫徹到底層;而中共行"白話文",以"順口溜"宣傳政策理念,則深入人心。到2021年,中共將立黨百年。中國當代史學者、資深媒體人徐慶全縱觀百年歷程,以"名詞解釋"方式解讀中共黨史政治術語。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