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 誰贏誰輸?
2023年7月2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 七十年前的7月27日,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北韓人民軍、中國人民志願軍代表在朝鮮半島的板門店簽署了北韓軍事停戰協定。韓國軍隊雖然反對這份協定、沒有簽字,但最終也執行了這份協定。
嚴格意義上,這份協議僅僅規定了各方停火,遠非和平條約,因此朝鮮半島至今法理上仍處戰爭狀態。
起始於1950年6月的朝鮮半島內戰(亦稱韓戰),很快就演變成了美國與中國等大國親自參與、蘇聯在幕後提供支持的慘烈大戰。在三年拉鋸、生靈塗炭後,朝鮮半島又重新回到了南北雙方圍繞三八線互相對峙的格局,並持續至今。
這場戰爭,明面上的參戰方有四家,分別是北韓與中國,以及韓國與以美國為主的聯合國軍。蘇聯則在後方為中朝方面提供各類物資,一些蘇軍飛行員也以中朝軍人的名義秘密參戰。
各方的參戰動機
南北韓中美蘇,這五方的參戰動機分別是什麼?各自在這場戰爭中又有著怎樣的得失?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的東亞史學家普芬寧(Werner Pfennig)認為,各方其實在這場戰爭中都有所斬獲,但是也都沒能取得全勝。他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說:"北方的北韓和南方的韓國,這兩個政權都存活了下來,都保住了自己的地位。"
而當時在全球範圍內爭奪勢力範圍的美國和蘇聯,則都認為自己在實現了部分戰略目標的同時也吃了虧。美國雖然沒有實現讓韓國政權一統半島的目標,但是也堅定了對共產主義陣營實行冷戰圍堵戰略,進一步鞏固圍繞韓國、日本等亞洲盟友的防衛圈。同時,美國也避免了與中國、蘇聯直接開戰。六十年代的美國遠東事務助理國務卿哈裡曼(William Averell Harriman)曾經將這場美軍死傷人數超過越南戰爭的軍事衝突稱為"一場苦澀的小戰";《紐約時報》則對此點評說,鑑于朝鮮戰爭對各方造成的重大傷亡與破壞,助理國務卿哈裡曼的觀點未免有輕描淡寫之嫌。該報甚至認為,美國在朝鮮半島雖然戰勝了平壤政權,卻輸給了紅色中國。
蘇聯被不少分析人士認為是朝鮮戰爭的最大贏家,畢竟如前所述,美軍被迫分兵東亞,間接改變了美蘇在歐洲地區的實力對比;而且,蘇聯通過戰爭期間及戰後對中國、北韓的大量援助,擴大了對這兩個國家的戰略影響力。但是,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最終拖垮蘇聯的軍備競賽,正是起始于朝鮮戰爭。
德國波茨坦大學的冷戰史學家施托維爾教授(Bernd Stöver)認為,在朝鮮戰爭中,蘇聯既沒有贏得裡子,也沒能贏得面子。他對德國之聲表示:"大規模加強軍備投入正是从朝鮮戰爭期間開始的,它最終讓蘇聯不堪重負。這正是因為蘇聯當年想要跟美國人平起平坐。"
中國的角色
中國則是去鄰國的國土上幫所謂的老大哥蘇聯打了一場代理人戰爭,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根據中國民政部的統計,朝鮮戰爭讓19余萬中國軍人陣亡,對當時剛剛結束內戰的中國造成了很大的經濟負擔。在國際上,由於軍隊越境進入朝鮮半島作戰,中國也被認為是侵略國,招致西方國家大規模的制裁封鎖長達二十年。對於北京政權而言,更大的痛楚在於台灣海峽:1950年初,杜魯門治下的美國政府本來已經幾乎放棄了偏居台灣的中華民國政權,但是在朝鮮半島開戰後,美軍開始為台灣提供保護傘,基本斷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武統台灣的可能性,這一狀況持續至今。有鑑於此,不少冷戰史學者都認為,中華民國,或者說台灣才是朝鮮戰爭的最大贏家。
布魯塞爾安全、外交與戰略中心的東亞問題專家馬友明(Maximilian Ernst)分析認為:"早在1950年,中國就追尋自己的戰略利益,北京的中共政權之目標是,重新成為地區性強國,所以必須要抵擋住美國在朝鮮半島的力量投射。"
冷戰史學家施托維爾則指出,從長期來看,"中國肯定能稱得上是贏家,當然其前提條件是美國在之後的越南戰爭中狀況不佳,急於擺脫這場衝突,於是在1972年有意與中國簽署了《中美上海公報》,把中國設定為維持東亞地區秩序的大國。"
另外,中國作為蘇聯代理人在北韓作戰,自然獲得了莫斯科的不少援助,而且這不僅僅侷限於軍事方面。從1952年到1960年前後,中國從蘇聯引進了150餘項重點工礦業建設項目,以此為核心初步建立了工業體系,為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型奠定了根基。根據北京清華大學現代史學者王奇在2003年的一項研究,中國獲得蘇聯的這一系列重大經濟援助,与朝鮮戰爭改變了國際局勢有著很大的關係。
冷戰史學家施托維爾卻認為,朝鮮戰爭後蘇聯對中國的援助作用被高估:"中國的經濟騰飛,其實是70年代末才開始的,而且這不是歸功蘇聯,而是因為和中國簽署了上海公報的美國,後者想把中國設立為維持秩序的大國。"
最大輸家
但是,無論大國在地緣政治較量中有何得失,各方專家都認為這場戰爭最大的輸家無疑是朝鮮半島的民眾。數十萬各國軍人陣亡不可謂不慘烈,而半島平民的死亡數量,則至少有200餘萬。
政治學者馬友明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說:"哪怕從中長期來看,戰爭的最主要受害者也是朝鮮半島的民眾。即便是倖存者,也因為這場戰爭遭受家庭分離之苦。韓國人花了好幾十年才擺脫了戰後的貧困。"
而北韓民眾遭受的苦難,更是遠遠超過南方的同胞。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90年代蘇聯解體、東歐社會主義陣營突然停止向北韓經濟輸血後,北韓的新生兒預期壽命斷崖式下滑。政治學者馬友明指出,這与朝鮮戰爭後鞏固形成的政權體制不無關係:"北韓,或者說北韓人民,他們很顯然可以被視作戰爭的最大輸家。法理上這場戰爭從未結束,1953年只不過是一份停火協議。這種持續的戰爭狀態鞏固了金家極權,至今仍有數以千萬計的朝鮮半島民眾深受其苦。"
中美對峙
在如今中美地緣政治較量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朝鮮戰爭也時常被認為是中美"冷戰"升級為"熱戰"的預演。不過,波茨坦大學的冷戰史學家施托維爾對此說法不以為然。他對德國之聲強調,當年的美、中、蘇三方其實一直在竭力避免戰爭升級,尤其是避免核子大戰。"所以,當年的冷戰其實為我們提供了一份藍圖:如何避免核子大戰。"
政治學者馬友明則沒有那麼樂觀,他擔心中美之間的戰火有可能會在台海或者南海點燃。"儘管由於南北韓雙方都對現狀滿意、半島不太可能再爆發戰爭,但是中美在其他地方引發的衝突卻很有可能殃及朝鮮半島,因為駐紮在韓國的美軍很可能成為北京方面的重要攻擊目標。"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