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三成德企看好台灣經濟 兩岸關係成最大挑戰

羅法 發自台北
2019年1月21日

德國經濟辦事處調查指出,三成德商對台灣今年投資環境抱持樂觀態度,但是經貿環境仍存在些許挑戰,包括兩岸關係與台灣政治結構的影響。

Taipei 101
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中文網) 德國經濟辦事處1月21日舉辦「德國商業信心水準調查報告」發佈會。該調查訪問了在台設立據點的250家德國企業,大多數受訪者皆為中小型企業,在台灣當地僱用員工少於50人。此次受訪的德企30.6%來自機械工業領域,佔比最大;其次是物流與銷售,分別佔13.9%與2.5%。

49%德國企業在2018年達成業務目標,另外也有44.3%企業對2019年的業績成長抱持樂觀看法。但是與2017年相比,這兩項數據都有稍微下降。就台灣經濟而言,30.1%德商對今年前景感樂觀。

調查顯示,兩岸關係與政治穩定度是影響投資的最重要因素,有46%受訪德企表示這是在台經商的主要挑戰。其次,可靠的政府政策架構和台灣官僚文化也對投資形成挑戰。

台灣西門子總裁暨執行長艾偉(Erdal Elver)向德國之聲表示,中美貿易戰對台灣來說有利也有弊。圖片來源: Rofa

雖然台灣的政治環境遭受挑戰,但是仍有39.4%的企業計畫在未來兩年內持續對台投資。受訪企業表示,能夠服務關鍵客戶、招募到高品質人才,是他們在台灣開展業務的主要原因。

兩強開戰  台灣有危也有機?

德國經濟辦事處首席代表暨處長林百科表示:「中美貿易戰並非從川普的推特開始,而是建立在眾多專家精細與全面的分析之上。」

他認為,中美貿易戰反映西方世界放棄拉攏中國:「過去,西方世界以為中國的經濟發展起來以後,就能夠正常地加入國際組織。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已經認知到經濟發展不必然會帶來民主化。」

德國經濟辦事處首席代表暨處長林百科 (Axel Limberg)圖片來源: Rofa

德國之聲記者提問,台灣會從中美貿易戰獲益或者受損?台灣西門子總裁暨執行長艾偉(Erdal Elver)回答道,中美貿易戰產生的影響分為兩個面向﹕一是企業為了規避美國的關稅,從中國外移到其他國家,包括台灣,這樣就對台灣的商業有利。另一方面,許多西門子的台灣顧客都需要出口商品到中國,因此中國受到貿易戰衝擊的同時,台灣廠商也會受到影響,間接影響上游的德國公司。這兩個面向的影響誰大誰小,現在仍然難以判斷。

台灣——德國高科技企業的理想落腳地

04:41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