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上哈爾茨水利工程躋身世界文化遺產

2010年8月2日

7月3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把德國"上哈爾茨水利工程"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個水利工程是德國乃至世界水利史,尤其是礦山供水史上的一個奇跡。

工程裡的一個水庫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在巴西利亞7月31日舉行的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了一批世界各地的名勝古跡,把它們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其中包括中國鄭州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和德國的"上哈爾茨王室水利工程"。

"上哈爾茨王室水利工程"(Oberharzer Wasserregal)位於德國中部哈爾茨丘陵山區地帶屬於下薩克森州的那部分,佔地面積達約200公里。這個水利工程是為哈爾茨丘陵山區的採礦業建設的。"Regal"這個德語詞當時的含意是"王室主權"。有一層意思是採礦業的需要高於其它用水需求,比如水磨坊。

漫步道旁的一個被遺棄的水輪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點擊箭頭繼續閱讀和欣賞圖片

上哈爾茨山丘陵山區曾經是德國最重要的金屬礦產地,以前主要開采的礦物是銀、銅、鉛和鐵,從19世紀開始也開采鋅。那裡含量最大的是銀。在16世紀至19世紀期間,全德國出產的銀40-50%產自上哈爾茨地區。

採礦業與水有著很大的關係。挖掘到一定深度,礦井裡的工作就會受到地下水的嚴重干擾;當時為了排除地下水,卻又需要以水來排水,也就是說用水流帶動水輪,把地下水抽出來。提取地下開采的礦石,也需要借助於水輪的力量。上哈爾茨礦區的礦井在幾百年前是世界上挖掘得最深的,1700年前後,一些礦井深度已經超過300米,1830年時已局部達到600米的深度。根據那時候的條件,要從那樣的深處採礦,能源即水的需要量非常大。

山間的一條小溪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點擊箭頭繼續閱讀和欣賞圖片

但是,雖然上哈爾茨地區年降雨量超過1300毫米,屬於多雨地,但問題是,許多礦層位於山的高處,而那裡的溪流很少,流量很小。為此,人們就想到了蓄水和引水的可能性,在與礦井至少等高的山坡上修建水庫和其它引水蓄水設施。那個地區總共修建了143個小水庫,總長達500公里的水渠,30公里長的地下水道。

這個水面連水面的水利工程在800多年前堪稱奇跡。哈爾茨丘陵山區的採礦業起源於10到11世紀,而用於採礦業的第一批水輪是13世紀在塞森(Seesen)東南的潘德爾溪谷(Pandelbachtal)裡投入使用的,那裡的採礦業和第一個礦山水利工程要歸功於瓦爾肯裡德修道院(Zisterzienserkloster Walkenried)的修道士們。

座落在Andreasberg上的奧德爾池(Oderteich)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點擊箭頭繼續閱讀和欣賞圖片

中世紀的大瘟疫讓哈爾茨地區人口大減,上哈爾茨地區的採礦業幾乎完全陷入停滯狀態。直到1520年前後,在"小亨利希"公爵(Herzog Heinrich der Juengere)的大力推動下,那裡的採礦業才得以恢復,那時候就修建了大量的小水庫和水渠。

今天,上哈爾茨王室水利工程已經成了一個旅遊區。步行漫遊是旅遊那裡的最佳方式。那裡在各水庫之間,延著水道,近年來修建了許多條步行漫遊小路,沿途有指示牌說明當地的景點。夏天,那裡的大多數水庫裡可以游泳。大多數水庫與水道租給了各釣魚協會。

水利工程裡座落在Clausthal-Zellerfeld 的一個小水庫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作者:平心

責編:葉宣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