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上海股市震蕩有多嚴重?

2007年3月4日

上海股市的短期暴跌引發全球股市震蕩,雖說上海股市交易額相對較小,但它之所以在世界股市引起了如此強烈的反響表明,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之大。

不會虧,耐心等到2008年?圖片來源: AP

在上海股市經歷了所謂的「黑色星期二」之後,香港鳳凰衛視評論員劉侃(音)表示,人們大可不必為此而感到驚慌:「短期震蕩不改變中期向上的格局,投資者必須要從戰略上的深度和廣度去把握這個問題。投資者完全可以放心,到2008年不會虧損,必須要用這種心態對付目前寬幅快速的震蕩。」

2008年也是另一位香港經濟專家范-德-卡姆普提到的一個年份。這位南華早報的專欄評論員堅信,在2008年北京召開奧運會之前,中國政府必然會採取一切措施,穩定經濟發展。但這位經濟專家並不看好北京奧運之後的經濟發展。他說,「人們將認識到,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集中了過多的資金。人們在建設橋樑、公路和鐵路上斥資過多,這些項目的利用率並不高,造成極大的浪費。人們將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因為如果你浪費了巨資,又試圖遮掩的話,那就說明銀行體系不健全。但假如你連這也試圖遮掩的話,那麼問題就會更加嚴重,甚至會出現股市崩盤。就像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中國也難以倖免。」

上海股市暴跌引發全球股市震蕩足以顯示,中國對全球經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德國聯邦外貿訊息局估計,中國有望在兩年後取代出口冠軍和第三大國民經濟體德國的地位。德國駐上海工商大會理事會成員埃娃-施蔚韓瑪指出:「看一看中國每年劇增的貿易順差,就不會為此感到吃驚。我認為,這正是問題所在。並非因為中國大量出口,才躋身於世界領先地位,而是因為貿易進出口的嚴重不平衡,導致世界市場發生動蕩。」

根據中國官方公佈的數字,2006年中國經濟增長率為10.7%。但奧地利「標準報」的調查結果,某些中國經濟學家對這一數字表示懷疑。他們認為,中國最多能排在第六位:因為中國沒有扣除其債務,將這一數字也算在貿易總額之中-包括完成定單的前期產品等。而完成國外企業定單是中國經濟的一大支柱。自中國實行經濟開放政策以來,國際企業在中國投資7千億美元:當然外國企業看重的是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和13億人口的巨大市場。中國是全世界的生產基地。在中國的出口產品中包括60%外國合資企業的產品。所以,施蔚韓瑪女士認為,世界既不必欣喜若狂,也不用有任何擔心:「只要全世界都在中國生產,那麼這些公司就不必抱怨,中國有朝一日會成為出口大國。」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