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台灣 人大記者會提了什麼?
2023年3月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3月4日,中國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由大會主席團指定的發言人王超,以看似現場問答的形式,宣講了與會近3000名代表對領導人習近平的忠誠,以及中國政府未來的方針政策和對國際形勢的評判。
與中國政府一貫的作風一致,大會首先將所謂的提問機會給予中央廣播電視總台CCTV和人民日報。CCTV記者的提問對焦憲法,邀請王超介紹中國現行40年歷史的憲法發揮了哪些重大作用?中國在弘揚「憲法精神」、推動「憲法全面實施」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人民日報》記者的提問,也與人大的立法職能有關,要求發言人介紹人大下一階段的立法工作,將如何體現中國共產黨20大報告中,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要求。
宣傳法治國家的固定動作
曾是中國外交部「最年輕的副部長」的發言人王超,在回答過程中,首先強調了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和對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擁護。用中國宣傳口徑慣用的排比句指出中國的現行憲法「有力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有力促進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力推動了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進程,有力促進了人權事業發展,有力維護了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穩定。」
延伸閱讀:國際媒體看「兩會」: 集權力、穩經濟
此外據大會發言人介紹,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編制工作已經啟動。此次全國人大常委會圍繞8個方面初步安排了35件繼續審議和初次審議的法律案。這8個方麵包括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構建高水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綠色發展、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完善國家安全法治體系」等。據稱,目前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編制工作將突出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
有關俄烏戰爭和中歐關係的問題
在宣揚了中國是法治國家之後,大會安排記者提問的問題直指中美關係和俄烏戰爭中的中歐關係。在批評了「一些國家出於私利,頻頻以不符合國際法的方式濫用國內法的域外適用」,對外國實體和個人進行「肆意打壓」之後,王超表態稱:這種「霸凌行徑」被國際社會普遍批評為「長臂管轄」,中國一向堅決反對。所以中國人大2022年公佈的對外關係法草案對反制和限制措施作出了原則性規定。
面對俄羅斯記者有關在美國因素、俄烏衝突等背景下,中方如何推進中歐關係的問題。王超指出,中歐之間沒有根本的戰略分歧和衝突……中方反對「新冷戰」和陣營對抗,反對經濟「脫鉤」。近年來,「一些人渲染中歐是制度性對手,鼓噪中國挑戰,中國威脅。從根本上講,是處於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是為其自身私利服務的,不符合中歐雙方的長遠利益」,王超回答稱。
聚焦中國國防軍費
此次人大新聞發布會的主要看點之一是路透社記者提出的,有關中國國防預算今年的增幅是否會超越去年?如果超過,是出於什麼原因?的提問。王超在回答中沒有公佈具體數字,稱人大會後各界就會得知。但同時他在回答中,又預示了今年中國軍費會繼續呈增長態勢,這位發言人指出:「國防費用的增長,即是因對複雜安全挑戰的需要,也是履行大國責任的需要。」中國國防費用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多年來「保持基本穩定。低於世界平均水準。增長幅度適度、合理」。王超強調,中國的軍事現代化,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
在中美關係,台海關係持續緊張的大背景下,此次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發布會沒有涉及任何與台灣有關的內容。維護領土完成,促進和平統一之類的常規說辭也沒有出現。在面對鳳凰衛視記者有關相關國安法的提問時,王超積極評價了「國安法」讓香港局勢「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援引未說明來源的「香港民調」宣稱,75.7%的香港市民對國安法實施的成效感到滿意。
中國官方宣稱,參加人大會議代表的選舉過程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民主選舉」。批評聲音則指人大代表產生的過程既不透明,也不民主。民眾時常在沒有獲得足夠訊息的情況下,就必須在官方指定的少數候選人之間做出選擇。人大本身也不敢反對黨和國家策劃出台的法律草案和方針政策,所有能提上議事日程的政策都是以「橡皮圖章」的方式得以通過。包括2018年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的憲法修正案,讓習近平獲得無限任期成為可能。此次中國兩會期間,現任總理李克強將最後一次公開做政府工作報告。新一屆中國國家機構領導層組成人員也將確認產生。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