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國大選广用社群網站

2012年11月6日

四年前,歐巴馬首次競選美國總統時,大舉利用社群網站展開宣傳攻勢,調動了眾多本對政治興趣不高的年輕選民。本屆美國大選,社群網站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歐巴馬和羅姆尼也在這一平台一比高下。

圖片來源: dapd

(德國之聲中文網)今年美國總統大選利用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 谷歌Google+等社群網站進行選戰宣傳,在規模上屢屢刷新紀錄。兩位候選人首次電視辯論直播的數小時內,推特上的相關推文就超過了1000萬條。"2012美國大選"成了推特上數月以來關注最多的話題。四年前的上一屆總統大選投票日當天,推特上的相關內容只有不到200萬條。

歐巴馬能當選總統,與利用臉書、推特等社群網站平台打造個人影響力,吸引更多選民有很大關係。歐巴馬也因此一度得名"網路总統"。四年後的今天,社群網站平台在美國總統大選更是發揮著重要作用。歐巴馬和挑戰者羅姆尼都廣泛利用社群網站攻勢。比起上一屆總統大選,今天臉書用戶是四年前的10倍,使用推特的人數是當年的5倍。半數美國人都有臉書帳號。以往大選選戰從未象2012年這屆一樣如此大規模的利用社群網站平台。

歐巴馬夫人選戰助陣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大打網路宣傳攻勢

候選人的競選團隊除了在比較知名的影片網站Youtube,部落格網站Tumblr,微部落格推特和谷歌社交Google+上作選戰宣傳,也在相對小的和知名度低的網路平台上有針對性的爭取選民支持。比如第一夫人米歇尔·歐巴馬就在備受家庭主婦歡迎的網站Pinterest上為丈夫助陣。羅姆尼的夫人也在網上公佈自己做南瓜餅的配方,大打"親民牌"。雙方的競選團還通過拍照移動應用 Instagram定期發布競選活動的照片。歐巴馬不久前在一個音樂平台上還親自挑選了一些喜歡的歌曲推薦給選民,曲風都很搖滾、煽情,內容當然與熱愛美國有關。

專門從事社群網站市場分析的麥克‧吉森迪(Mike Gisondi)認為,社群網站的宣傳效果強於電視廣告:"電視上播出的選戰廣告缺少互動的可能,在臉書或推特上則可以調動受眾參與討論,也便於之後進行民意分析。"

歐巴馬(左)羅姆尼(右)圖片來源: AP

與選民之間的互動在選戰中扮演重要角色。候選人有時只需講一句措辭巧妙、對答機智的話,便能引發熱烈的討論。比如在電視辯論中,羅姆尼批評美國海軍裁員,船艦數量少於1916年,作戰力減弱。歐巴馬回應說,美國軍隊現在的"馬匹和刺刀數量也比以前少了"。歐巴馬的這番話在電視辯論直播期間變成了推特上轉貼的熱門,幾分鐘內被轉發了數十萬次。"馬匹和刺刀"成了推特上的熱門關鍵詞。之後不久,在部落格網站Tumblr上,就有網友貼出了諷刺羅姆尼的組圖和搞笑漫畫。

當然,这些社群網站上的反響都並非完全出於自發和巧合。位於柏林的約翰-F.甘迺迪研究所的美國問題專家庫爾德‧科努普費爾(Curd Knuepfer)表示,候選人會呼籲自己的支持者拿對手開玩笑,併發動更多的人轉發此類內容,"看起來好像是自發的行動,其實未必。"

不过,社群網站上與選戰有關的內容對選民投票真的會有影響?軟體巨頭SAP開發上市的Net Sentiment是一款專門對臉書、推特等網站作受眾反響分析的軟體,比如社群網站用戶對某一話題持某種觀點等。根據該軟體的统计,歐巴馬和羅姆尼進行最後一次電視辯論後,支持歐巴馬的選民佔上風,羅姆尼則引發了不少批評意見。如果美國總統大選完全依照社群網站上的民意出結果的话,歐巴馬連任是鐵定了。

網上粉絲多不等於選票也多

不過,說到底,即使有再先進的分析軟體,再有經驗的大選專家,在最終計票結果出來以前,誰也說不好鹿死誰手。而且社群網站平台上的選戰宣傳究竟會不會爭取到更多的選民也有爭議。美國問題專家科努普費爾認為,"人們在社交網站上的好友大部分是'志同道合'的人,也就是觀點、選舉傾向接近的人。歐巴馬的支持者可能在網上看到的或搜索的內容,也大多都是支持歐巴馬連任的內容。"

歐巴馬在臉書上的粉絲比羅姆尼多三倍,在推特上的推友甚至是羅姆尼的10倍,但是二人選舉獲勝的希望在民調中旗鼓相當。所以說,社交網站上粉絲數量多,並不一定說明問題。市場分析師吉森迪說:"歐巴馬的粉絲多,因為他是美國總統,並不表示這些網上粉絲也都會投他票。羅姆尼的粉絲少,但可能更活躍。"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如果说社群網站上的宣傳對選民的選舉傾向起不到絕對的影響力,那麼對其參加投票的積極性又無影響呢?此前,美國6100萬臉書用戶參與進行了一次模擬試驗:如果在社群網站上看到自己的友人已經投了票,那麼這些用戶自己也去投票的積極性明顯增加。

選民的投票率對選舉結果可以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2000年選舉中,小布希與挑戰者戈尔在佛羅里達州的得票相差不到百分之0.01,但卻最終決定了那次大選的結果。

作者:Antje Binder 編譯:謝菲

責編:石濤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