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世界經濟論壇落下帷幕

2002年2月5日

歷時5天的紐約世界經濟峰會上的馬拉松論壇於周一晚間降下了帷幕。與會者達3000之眾。最後一位講演名人是聯合國秘書長安南。

安南在閉幕式上發表演說圖片來源: AP

安南的講話內容是最為充分的,因為聯合國-委員會對世界經濟論壇上的所有議題都進行了充分的討論。當然,側重點和時間都有所不同,參加討論的人也並非像每年一度的世界經濟論壇會議上的顯赫人物那麼權傾一方、威風凜凜。

幾位觀察家們認為,周末在豪華飯店裡的講演基調有點偏左,反美聲浪也較為高漲。有幾位國外嘉賓-包括科學家、宗教領袖以及政治家等對僅存的超級大國美國進行了批評,指責美國只考慮自己的利益。

令人吃驚的是,美國國內也有人持相同的論點,比如民主黨參議員希拉利克林頓、昔日的美國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以及世界首富、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等。蓋茨指出,在最近的10年中,微軟遍佈世界各地的巨型康采恩的思想意識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蓋茨正在討論圖片來源: AP

比爾-蓋茨說:「一定的規模和成就即意味著需要承擔更大的責任。我們去其他國家,幫助那裡的政府建立生態體系、發展教育事業,完善彼此間的溝通。」


「我們只好放棄了這筆生意」

當然,有關各方在此保證說,這與干涉他國內政、發號施令毫無關係。在由世界銀行總裁沃爾芬森主持的討論會上,德意志銀行總裁布羅伊爾以資助拉丁美洲鋪設輸油管道為例,強調了人們在思想意識上的轉變。

他說「生意本身當然是極具誘惑力的,但是由於鋪設輸油管道而使人們產生了生態保護方面的許多顧慮。這一項目於是被視為不能被接受。德意志銀行不禁問自己,我們該怎麼辦?生意雖然不錯,但是還有一系列可持續發展問題。我們只好放棄了這筆生意。」

世界經濟論壇上的發言十分踴躍,不過,只有在短暫的問答間隙,才會零星冒出非政府組織以及全球化的懷疑者、甚至反對者的批評聲音。世界經濟論壇會上的暢所欲言能產生多大的影響,人們還無從知曉。在會議期間,與會各方沒有簽署任何決議。本屆世界經濟論壇從瑞士達沃斯移址紐約的曼哈頓,儘管如此,在此次會議上是不會誕生紐約宣言的。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