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俄僅存裁軍條約前途未卜

Matthias von Hein
2020年6月22日

美、俄兩國代表在維也納協商談判是否延長《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這一條約是美俄兩國間僅存的最後一個關於限制核武器的條約。若該條約真的不再延長,則人類世界近半個世紀以來首次出現兩個最大核武庫不受條約限制的局面。

Atomtest auf dem Mururoa-Atoll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今年年初,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設立的"世界末日之鐘"再度往前撥動:科學家們警告說,世界距被毀還剩100秒。10年前,尚還是6分鐘。形勢嚴峻如此,在很大程度上與各控制核武器的重要文件有效期結束、不延長以及被掏空有關。現在,事關碩果僅存的仍有效的限制核武器文件:《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New START)。若不延長,該條約將在明年2月失效。美俄兩國代表自6月22日起在維也納談判延長及可能的條件。由於美國要求將中國也納入核軍備監控機制,相關談判受累。北京和莫斯科都拒絕美方的要求。

世界末日鐘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newscom/K. Cedeno

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

《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2011年起生效,對俄美兩國的戰略核武器數量的限制做出規定。根據該條約,兩國均承諾,到2018年,將各自的戰略核彈頭數量減少至1550枚;運載系統削減至最多800個。運載系統係指射程5500公里以上的洲際彈道導彈、潛射導彈、戰略轟炸機。

2018年2月5日,兩國均已將各自的彈頭和運載系統削減至條約規定的最高上限以下。條約規定,為監控落實情況,雙方每年進行最多達18次的互訪以及定期數據交換。

該條約於2010年4月8日由時任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和美國總統歐巴馬簽署。條約有效期定為10年,但可根據雙方意願延長,最多5年。

若該條約真的不再延長,則人類世界近半個世紀以來首次出現兩個最大核武庫不受條約限制的局面。

美國B-52戰略轟炸機--此圖顯示在波羅的海上空--可夠及地球的任何一個角落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Newscom/U.S. Air Force/Senior Airman Erin Babis

各方立場如何?

莫斯科早已表示,樂見延長該條約。華盛頓則要求,應將中國也納入談判並最終納入核軍備控制機制。的確,中國一直在擴大自己的核武庫,但遠未達到俄美兩國的核打擊力。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提供的數據,俄美兩國各擁有約6000枚核彈頭,估計中國擁有300枚。北京在該問題上拒絕表現出任何透明性,因為外界並不清楚中國擁有核彈頭的準確數字。儘管這樣,華盛頓仍強調,若中國缺位,談論軍備監控便無意義。5月21日,美方談判代表比林斯利(Billingslea)在保守主義智庫哈得遜研究所的一次演說中指出,美國軍情局(DIA)掌握的情報顯示,隨著加速擴展其核武庫,中國將至少增加核武器數量一倍。

路透社援引這位美國軍控事務特使報導說,若發生核競賽,美方已做好準備,將俄中兩國競爭到使其失去任何意義的地步。

莫斯科方面則多次強調,只有作為條約簽字方的美俄兩國之間才能達成延長協議;倘華盛頓想和中國談判軍控,則必須是雙邊的。與此同時,莫斯科也指出,法國和英國也擁有核武器--數量約500件,也該成為協議對象。

北京持何立場?

中國以其核武器潛力明顯要小得多為由斷然拒絕參加相關談判。6月11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強調指出,作為擁有世界上最大核武庫的國家,俄美兩國對核裁軍負有特殊、優先責任。她同時表示,中方原則上願參與全球核裁軍努力,而相關努力迄無進展,華盛頓難咎其責。

不過,官媒《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5月初的一篇評論引人注目。他在評論中表示,中國該將其核彈頭數量快速增至1000枚,其中還應包括能夠及美國本土任何一個地點的100枚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

胡錫進在中國社群網站上的相關推文被大量點擊。鑑於《環球時報》與中共之間的密切關係,這位主編的評論也反映在了美國裁軍事務特使比林斯利的論點中。

歐洲人要的是什麼?

歐洲各國政府意見一致:《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應延長。今年2月,聯邦德國外長馬斯就在聯合國安理會上的一次發言中呼籲俄美"顯示領導能力,延長條約"。他警示道,必須共同維持和改革處於分崩離析狀態的軍備監控結構。

馬斯外長在安理會發言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T.A. Clary

鑑於《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本來最晚也會在2026年到期,歐洲人便難以理解,何以要在並無必要的情況下放棄這一頗有建樹的軍控手段。歐洲方面指出,有關各方完全可以利用這當中的時間,制定出多方協議。

涉及哪些方面?

全球現有9個國家擁有核武器。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提供的數據,至2020年年初,全球共有核彈頭1.34萬枚,其中的90%在美俄兩國手中;與1980年代冷戰時期的近7萬枚相比,減少了五分之四。

不過,在數量減少的同時,技術大為改進。今天的核武器精確性大大提高,爆炸力重於數量。兩年前,美國通過了《核態勢評估報告》(Nuclear Posture Review)。報告中明確提到了大國核競爭態勢的重返現象。新型技術也使"微型核彈"在戰場上的使用成為可能。

在6月15日發表的年度報告中,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指出,俄羅斯和美國都在實施旨在取代和現代化其現有核彈及運載系統的"昂貴和全面的計劃";兩國還會"在其軍事教令中賦予核武器以新的或擴大的作用"。年度報告的作者們警告說,這標誌著"對冷戰後逐步最小化核武器趨勢的一種顯著的告別"。

俄羅斯一種超音速導彈的模擬試驗,這種導彈會使預警時間所剩無幾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RU-RTR

自1970年以來,莫斯科和華盛頓曾簽訂了半打協議,以限制瘋狂的軍備競賽、啟動裁軍、建起一種全面的軍控架構。

2002年年中,美國就曾單方面宣佈退出限制導彈防禦系統的《限制反彈道導彈系統條約》。去年,華盛頓退出禁止陸基中程導彈的《中導條約》。今年5月,白宮宣佈,退出《開放天空條約》,該條約使得有關各方能在"從溫哥華直到海參崴的一个开放天空"的宗旨下相互做偵查飛行。

《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實在是這一建構的最後一根搖搖欲墜的支柱。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