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世貿組織框架協議是個重大突破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8月2日

世界貿易組織147個成員國的代表們在為時5天的總理事會會議之後,周末在日內瓦就世界貿易自由化問題的框架協議達成了一致。德國之聲記者發表評論,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突破。

日內瓦世貿組織所在地圖片來源: AP

儘管對這麼一個框架協議達成一致只是世界貿易進一步自由化道路上的一個階段性成果,但這個協議的重要性怎麼估計都不過份。因為,先是在西雅圖,繼而在坎昆,在世界貿易組織部長會議連續兩次大失敗之後,國際市場上的「大予大取」終於又有了新的活力了。

這正是世貿組織的核心內容。這個組織不是慈善機構,儘管過去由它推動的國際貿易自由化給主要貿易國們帶來了巨大的慈善贏分,而計劃中的市場開放未來將帶來更多的慈善贏分。

這種自由化是世界所急需的。90年代,世界商品出口每年還增長10%上下,而在2000至2003年期間增長率卻只剩下了2%。這跟世界範圍的景氣下沉也有關係。儘管景氣的復元已經開始,但世界貿易還急需一股強勁的動力。

在世貿組織的談判中,可以也必須:一,讓這股動力產生,二,讓來自世界貿易的慈善性贏利得到比至今更合理的分配。假如多哈回合真的能成為發展回合,也就是說真的能給發展中國家帶來超比例的好處,假如貿易壁壘能徹底拆除,那麼,按世界銀行描繪的一幅圖畫,到2015年止,將有3億人得以從絕對貧困中獲得解放。

同時,工業國們也能從貿易自由化裡得到很大的好處。因為世界出口額近四分之三是由工業品構成的,20%由服務構成,只有7.5%由農產品構成。但恰恰在農產品方面,貿易保護主義最嚴重。

工業國每年拿出3000億歐元補貼他們的農民。美國和歐盟在這方面不光彩地扮演著突出的角色。但不管怎麼說,他們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取消了補貼。食品出口的所謂慈善性質其實是被大大誇張了。實際上是為了推銷他們的過剩生產。

現在的關鍵問題是,大力削減或改造這些國家國內對農業的財力支撐,使發展中國家以他們的農產品在工業國市場上獲得更好的機會。作為對等行為,發展中國家取消工業品和服務的進口障礙,而這是對工業國有利的。世貿組織為這樣的貿易自由化鋪平道路是符合大家的利益的。

現在在日內瓦達成的框架協議給進一步的貿易自由化規定了目標和規模。接下來可以開始細節性的談判了。談判將是艱難的,激烈的,因為世貿組織市場上的「大予大取」不僅僅關係到促進國際貿易中直接關稅、隱性貿易障礙和不公平出口補貼的削減,而且涉及由此獲得的收入如何分配。

在所謂烏拉圭回合範圍裡作出的上一次自由化給工業國帶來的利益大於給發展中國家的。現在的巴西和印度領導下的第三世界的國家不願再重複這一體驗。他們呼籲工業國遵守他們關於搞一個「發展回合」的諾言,在即將到來的細節談判中給世界上的窮人以超比例的好處。

他們是站在理上的。但這絕不意味著,工業國將從一個發展回合中空手而歸。相反:第三世界的經濟進步將導致對工業產品更大的需求。正是那些出口強的、高度依賴出口的國家,比如德國,將從世界貿易的進一步自由化中獲得巨大的利益。

(卡爾.查瓦茨基)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