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chi0707 Übernahme China Geely

2010年7月7日

歐盟委員會對吉利收購沃爾沃開了綠燈,但類似吉利這樣的成功海外收購案例仍是個別例子,很多時候,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成果並不令人滿意,其緣由何在呢?

「無名小卒」登陸歐洲 央企豪門頻頻失手

吉利收購沃爾沃無疑是汽車製造業內的一條大新聞,畢竟在此之前,吉利在國際業界可算是"無名小卒",而沃爾沃則是一家擁有80多年歷史的"老字型大小"。近年來,隨著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將眼光投向國外,尋找擴張的機會。但是,多數收購嘗試最終都無法如願以償。仔細觀察之後,人們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在中國企業的海外擴張中,往往是那些比較不為人所知中小型企業或者民營企業的收購行動最後成功的機會較大,吉利併購沃爾沃就是一個例子,在德國以及歐洲其他國家也有不少中小型企業已經 "悄無聲息"的擁有了中國老闆。而中國大型國企或央企等"重量級選手"參與的收購項目則經常遭遇"滑鐵盧",比如中海油收購尤尼科遭到美國政府拒絕,中國鋁業公司对澳洲力拓集團的收購嘗試最終也歸於失敗。這一現象該如何解釋呢?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社情報小組成員、《中國海外收購氣候報告》的作者之一維斯特女士(Laurel West)表示,相關國家的政治考量是主要原因,"政治考量往往與行業領域,甚至與具體企業本身有關。一方面,中國大型國企在海外能源領域進行併購,這引發了人們對於國家安全利益的憂慮。而另一方面,在澳洲等國家,當地監管機構當然知道,(出售能源企業)這樣的做法無異於將國有的自然資源財富賣給外國,國民當然會有所不滿,因此併購案就成為了一個政治議題。"

中鋁嘗試收購澳洲矿业巨頭力拓圖片來源: AP

在能源領域,擁有國家背景的中國大型國企在海外收購中屢次遭遇阻擊,而在其他一些與國家核心利益關係甚少的行業中,來自中國的買家也並非始終受到歡迎,比如製造業。而這也並非全無道理,"很多中國的製造業企業嘗試購買(外國)技術、專業知識和品牌,來用以中國國內市場。 如果不收購外國廠家的工廠,這一目的是否能達到就很成問題。但這就又引出了下一個問題,中國人購買了國外工廠後會怎麼做呢?因為在製造業領域,國外工廠是很難與中國廠家競爭的。 因此人們就會擔心中國買家會關閉在歐美的製造業工廠,然後把所有東西都搬回中國去,造成大量失業。"

日本企業可以成為中國買家的良好借鑑

面對這樣的困境,一些中國企業也作出不少嘗試。比如德國瓦德裡希科堡機床廠(Waldrich Coburg)被一家中國公司收購之後,就業機會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有所增加,與此同時,企業扭虧為盈,成為中國收購德企的一個成功案例。而收購瑞典沃爾沃的吉利公司也同樣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並很快公佈了收購後的相應計劃,以平息瑞典國內民眾的憂慮。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日本企業也曾遭遇類似的情景,而日本人當時的收購無論從量,還是從質上而言,都遠遠超過現在的中國,"當時有很多負面的標題新聞,比如'日本將接管全世界'等等,但漸漸的,人們對此不再有所察覺。豐田在美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們得到了當地人的擁護。在豐田出現品質醜聞時,很多(美國)員工都站出來支持企業,因為豐田確實表現出良好的意願,在當地做了很多好事,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並善待員工。"

美國肯塔基州喬治敦的豐田生產線圖片來源: AP

資本雄厚未必就能事遂人願

豐田的例子也許對中國企業會有所啟發,但僅僅簡單模仿卻遠遠不夠。金融危機期間,德國歐寶汽車出現嚴重虧損,中國北汽集團提出收購意向,而且在幾家競標方中,北汽開出的條件是比較優越的,其中包括保留德國的工廠、僅進行少量裁員並注入大量資金,但最後北汽卻第一個被排除在競爭圈外。歐美企業和政府在對待中國企業的收購請求時,是否依然帶有偏見?中國企業在海外是否遭到了某種程度的歧視呢?維斯特女士表示,"我們在調查研究過程中與華盛顿、坎培拉及其他各地的決策者們進行交談,發現沒有人知道這些中國企業究竟是誰。他們的品牌認知度非常低,於是人們傾向於認為每個中國企業都是龐大的中國的一部分,以為他們都歸中國政府所有。我認為,部分的解決之道是,中國企業發展自己的品牌形象,這樣在國外進行收購時,對方可以有所參照。 "

西方將資本和技術輸入中國,而中國則把廉價工業品銷往西方,這曾經是最近二十多年來的世界貿易模式。現在,財大氣粗的中國企業要做出改變、走出國門,但是,僅僅依靠雄厚的資本並不一定能事遂人願,增強"軟體"才是中國企業真正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作者:石濤

責編:苗子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