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俄傾向於「權威資本主義」

2007年9月22日

阿爾弗雷德•德法爾曾任瑞士駐美國大使,現在美國維斯康辛大學和弗羅裡達大西洋大學講授國際關係學。九月份,他在瑞士星期日新蘇黎世報發表文章,分析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蘇聯東歐共產主義陣營崩潰以後的俄羅斯與中國的形勢:

對話圖片來源: AP

「西方關於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必然會帶來自由民主的論斷站不住腳。俄羅斯和中國發生的一切雖然有所不同,但更多是傾向於一種『威權資本主義』。看來,資本主義和市場經濟並非必然會促成自由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普丁的俄羅斯成了一種最多可稱為受到控制的民主體制,而中國共產黨人則把經濟開放與政治開放明確分開。

西方的思維模式和希望也許落空了,但只要審視地回顧一下二十世紀的歷史,就可以看出,威權資本主義並非當代新發明。納粹德國和天皇的日本都是高度威權國家、甚至是專制政權,但在經濟上卻是具有極大動力的資本主義社會。這兩個政權雖然都失敗了,但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它們在資源和地緣政治上只是中等強國,無法充分支撐其狂妄的野心。

結論是:歐美的例子表明,資本主義和市場經濟只有在自由民主制度下才能獲得成功。至於俄羅斯和中國能否全面達到這一水準,也僅僅是希望而已。」

法蘭克福星期日匯報的一篇文章從消費行為的角度分析了中國的發展過程,文章認為中國的消費正在重複發達國家的歷史進程,這為一些行業提供了巨大的商機:

「按照企業顧問馬蒂內茨和哈道克的模式,中國現在的消費正在過渡到『舒適型』階段。許多中國人要省出時間,更多享受業餘生活,這將推動一些行業發展。中國的發展也將為文教領域的企業帶來好運,教育在中國歷來佔有很高地位,書籍出版等行業應及時關注利用中國市場。

不僅物質消費變得越來越重要,在向『舒適型』勝利進軍的過程中,服務業也隨著發展,這一行業今後的增長速度甚至將超過工業。專家們認為,旅遊業將是最大的受益者,目前中國人主要在國內旅遊,下一步是亞洲,然後會越來越多地前往歐洲。運送這些遊客前往各大洲、安排他們住宿有很多錢可掙。當然,醫療衞生行業也將有一個新市場。不斷增長的財富對醫療技術、製藥工業等行業有利,因為收入增加,用於保健的支出就會超過平均水準。這一發展過程在歐美還遠遠沒有過去。」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