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行使否決權
2011年10月5日
敘利亞外長瓦利德‧穆阿利姆(Walid Muallim )知道,敘利亞無需真的害怕國際社會。他在聯合國表示:"我感謝在危機中站在我們一邊,阻止給我們造成損害的所有國家。"
對於莫斯科政府為什麼不支持歐洲國家提出的最新決議草案的問題,黎巴嫩美國大學的希拉爾‧卡斯翰(Hilal Khashan )說:"俄羅斯在敘利亞有其利益。與對利比亞問題進行表決時一樣,莫斯科仍然不願妥協,儘管這樣對他們也沒有好處。在大馬士革問題上,西方被束縛了手腳。"
在安理會對利比亞決議進行表決時,俄羅斯和中國投票棄權,為北約軍事幹預利比亞鋪平了道路。但是在敘利亞問題上,兩個擁有否決權的大國反對對該國實行經濟制裁。因為對俄羅斯和中國來說,這個與以色列,伊拉克和沙烏地阿拉伯接壤的阿拉伯國家,其政治和戰略意義遠遠超過利比亞。華盛頓布魯金斯研究所的薩爾曼‧謝赫(Salman Shaikh)說:"俄羅斯和中國不願批評敘利亞。現在需要的是採取共同的行動,無論是在國際上,在地區還是阿拉伯世界,我們需要建立一個聯盟,以便能夠施加更多的壓力,就像在保護利比亞平民問題上一樣。"
約旦這位示威者說得更加明確:"阿拉伯聯盟必須要採取一些行動,否則的話,國際社會應對敘利亞進行干預。"
儘管歐洲人緩和了制裁草案的措辭,用"有針對性的措施"取代了制裁一詞。儘管如此,還是無法讓俄羅斯和中國改變立場。因為這兩個國家,一個向敘利亞提供大量武器並且在那裡建有軍事基地,另一個則視石油和生意重於人權。此外,除了國家暴力之外,示威者的暴力行為是否也必須受到譴責,一直是中俄與西方爭論的話題。
反對阿薩德的人數增加
絕大多數敘利亞反對派主張舉行和平抗議,反對外來干涉。上周末(10月1日和2日)由不同群體組成的"敘利亞全國委員會"只提出一個要求:阿薩德必須下台。 華盛頓巴勒斯坦研究學會的拉巴尼(Mouin Rabbani )說:"反對阿薩德的人在增加,但相當缺乏組織性。人們正在嘗試改變這種狀況,但是人們努力的程度及效益如何,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只要聯合國安理會中擁有否決權的國家-如俄羅斯認為,任何敘利亞決議的真正目標都是推翻該政權,那麼就幾乎無法指望安理會對敘利亞進行譴責。
作者:Ulrich Leidholdt 編譯:李京慧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