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哈輸油管道開通意味著什麼

德國之聲中文廣播2005年12月17日

12月15日,中國和哈薩克斯坦開通了第一條輸油管道。按計劃,長達1千公里的阿塔蘇-阿特勞輸油管道投入運行後的第一階段每天輸油量將達19萬桶。分析家們認為,這是中國在獲得石油供給方面逐漸將重心從中東和東南亞轉向中亞的重要一步。德國之聲記者就此採訪了蘇格蘭鄧迪大學的能源專家安德魯斯.斯彼得博士(Dr Philip Andrews Speed)。

哈薩克斯坦總統努爾蘇爾坦.納札爾巴也夫12月15日親自按下按鈕,開通通往中國的輸油管道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斯彼得博士,哈薩克斯坦-中國輸油管道開通意味著什麼?

安德魯斯.斯彼得:我想,這是中國通過與亞洲鄰國合作建設輸油管道來確保石油供給的第一步。對中國來說,這意味著每年將多生產1千萬噸原油,其每年進口的原油量為1億3千萬噸。這雖然只是10%左右,但卻是重要的一步。

德國之聲:那麼,中國除此之外還從哪些地區進口石油呢?

安德魯斯.斯彼得:中國進口的石油主要來自海上,大部分是中東地區,但也從非洲、拉丁美洲、東南亞進口石油。此外,通過輸油管道從俄羅斯每年進口大約8百萬噸原油。

德國之聲:大家都在談論中國由於經濟快速發展而對石油的需求急劇增長。那麼,哈薩克斯坦輸油管道的開通是否意味著中國將從中亞地區更多地進口石油呢?

安德魯斯.斯彼得:是的。這一輸油管道肯定會逐漸擴大其輸油量,或許能提高到每年2千萬噸。中國已經開始關注從中亞地區進口天然氣的事宜,多年來也一直在同俄羅斯就修建輸油管道進行蹉商,但最終決定還沒有做出。等到通過輸油管道從中亞向中國大量進口石油還需要數年的時間。

德國之聲:這是哈薩克斯坦的第一條重要輸油管道,卻沒有通向俄羅斯。這是否意味著該地區的政治重心從俄羅斯轉向了中國?

哈薩克輸油管線上的阿塔蘇控制站圖片來源: AP

安德魯斯.斯彼得:讓我們把有關地緣政治的事情先放到一邊。在石油問題上,卻是是這樣的。1997年,中國開始加強同哈薩克斯坦的經貿往來,並保證將幫助該國修建輸油管道。2001年,俄羅斯同中國簽署了一份意向書,從俄羅斯向中國修建一條距離更短而且造價更低廉的輸油管道。後來,日本人來了,中斷了中俄的談判。因此,中國馬上轉向哈薩克斯坦。至少在石油供應方面,哈薩克斯坦目前對中國來說更為重要。不過,我認為,俄羅斯鑑於內政原因,並不急於向中國出口石油,所以哈薩克斯坦現有擁有第一條通向中國的輸油管道也不會令俄羅斯感到不快。

德國之聲:您講到俄羅斯並不急於向中國出口石油是什麼意思?

安德魯斯.斯彼得:俄羅斯政府計劃盡快奪回對石油和天然氣,以及對其出口的控制權。俄羅斯國內有關使經濟多樣化的呼聲很高,認為不應僅僅依賴於油氣。所以石油出口並不存在迫切性。

德國之聲:哈薩克斯坦政府希望在今後幾十年內發展成為世界範圍內10大石油生產國之一。您認為,哈薩克斯坦是否也會面臨經濟完全依賴石油的問題?

安德魯斯.斯彼得:我想,這將是一個潛在的風險。如何在資源豐富的國家進行合理的管理,這不僅是學者,也是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研究的問題。不論是腐敗,還是由於政府不當的干預,哈薩克斯坦10年後成為今天的奈及利亞的危險還是存在的。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