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世紀豪雨 河北涿州重災等待救援

2023年8月3日

過去幾天,北京降下140年以來最大降雨量;河北則已有122萬人緊急疏散,其中涿州因匯聚多條河,成為最新重災區,當地災情與救援情況引發輿論高度關注。

圖為河北涿州8月1日的洪水景況。
圖為河北涿州8月1日的洪水景況。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河北涿州市,大雨把平時熙來攘往的街道變成了河流。從空拍圖看下去,店面被淹沒,還可以看到幾近滅頂的車輛從汙濁、泥濘的洪水中冒出。大片農田面臨洪災,範圍擴及好幾公里。

「我們一開始嘗試堵住水,但後來(發現)根本不可能。」一名34歲的劉先生在涿州的印染廠工作,過去數天以來,他都被暴雨洪災困在廠內。

根據法新社週三(8月2日)的最新報導,劉先生表示:「我們廠裡的設備和材料都運不出去避難所,我們也被困在裡面,一直到今天中午才獲救。」他的老闆估計,淹廠造成將近2000萬人民幣的損失,實際災損要等洪水退去進一步確認。

災情現場陷入停電又缺乏手機訊號的處境;救援人員用充氣艇運送泡麵、麵包和飲用水給被圍困的居民。

41歲的周立彬(Zhou Libin,音譯)是涿州其中一支救災隊的隊長。「我們是最早到涿州的隊伍。」他2日向法新社表示,自己從1日下午3點開始疏散民眾,至少已疏散了1000人,還留下來的大多是不容易轉移的年長者,工作人員仍在協調轉移事宜。

「我沒想到會那麼嚴重,我以為只會是一點點水、很快就會退了。」54歲的王惠瑩(Wang Huiying,音譯)告訴美聯社,因為水淹進1樓自家的麵包店裡,器材完全泡水晚上,自己晚上也只能待在3樓避難。

「杜蘇芮」颱風外圍環流造成中國京津冀一帶連日降雨。圖為8月2日北京洪災後的景況。圖片來源: TINGSHU WANG/REUTERS

涿州匯聚多條河流 不堪極端降雨

自上週六(7月29日)以來,受到颱風「杜蘇芮」及其外圍環流影響,中國京津冀一帶連日降雨,官方統計至2日為止至少有21人死亡。

在北京,氣象單位2日指,這段期間記錄到的「降雨量極值」是744.8毫米,位於昌平的王家園水庫。這是北京有儀器測量紀錄140年至今最大的降雨量

河北涿州是受衝擊最大的地區之一。據中國官媒央視3日上午7時報導,這一波降雨,涿州全市平均降雨量為398毫米;此時降雨已暫時停止,但總體水位回流大約還要1個月的時間。河北省水利廳副廳長李娜指出,有多條河流匯聚在涿州,包含北拒馬河,以及北京市房山區的琉璃河,另外還有小清河,這一點大大影響涿州防洪。

新華社2日也指出,河北涿州「防汛形勢嚴峻」,北拒馬河、小清河、白溝河的水流量較大:「小清河,蘭溝窪蓄滯洪區已相繼啟動。其中,小清河分洪區共轉移8.6萬人,蘭溝窪蓄滯洪區共轉移4.2萬人。」據官方數據,全河北省有122.9萬人被疏散至其他地方。

此前,涿州市公安局曾於1日在官方微博發文向外界求助,稱當時「全域停水,部分停電,物資供應暫時滿足,但不知道能支撐多久」,需要救援物資支持。河北因應暴雨洪災洩洪,亦在社群網路引發了「保北京平安」之說的質疑。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前總編胡錫進則在微博發文稱涿州「為保北京而分洪被淹」,是「反常識的訛傳」。

綜合官媒與外電消息,中國將為受災省份提出4400萬人民幣的救災資金,用於救災工作;農業部將撥款4.32億人民幣,用於支持多省份受暴雨影響的農業生產;針對北京與河北的重建工作,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已下令撥款1億人民幣投入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災後重建。

中國應急管理部等部門會商研判,8月份有2至3個颱風登陸或明顯影響中國,「接近常年同期」;至於颱風路徑,估計「以西北行和北上以及近海轉向為主」,受影響的包含華東和華南沿海地區。

北京周邊山洪爆發、損失慘重

02:52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