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老年化對養老體系的影響
2007年2月23日「德意志銀行估計,從2011年開始,中國的就業人數將逐年下降。現在中國8%的人口為65歲以上老人,71%的人口處於就業年齡。按照聯合國的計算,到2050年,中國的四分之一的人口、即四億人將進入老年,超過了目前德國、法國、義大利、日本和英國人口的總和。按照通常計算方式,那時就業人口將急劇降至60%。如果考慮到中國男人平均60歲、女人55歲退休,屆時就業的人數也許甚至不足人口總數的一半。
主流專家認為,中國的養老體系有崩潰的危險。這一體系只覆蓋了23%就業人員,完全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參與的人主要是國有企業職工。其它五億七千六百萬就業人員、尤其農村居民則把養老建築在家庭和儲蓄的基礎上。但獨生子女家庭使老人難以得到贍養,這樣中國人就成了存款世界冠軍。中國人把50%以上的家庭收入用於儲蓄,與此相比,德國人2006年的存款率僅為11%。所以,中國人的私人消費相當小。為推動內需,政府準備擴大養老保險。但是,一些腐敗案件使人不敢貿然交錢入保,2006年一些黨的高級幹部貪污了數億元養老基金。」
中外企業,不一視同仁?
法蘭克福匯報的一篇文章從中國網路上近來有人發出「過春節、不過聖誕節」的呼籲談起,談到外國在中國的企業近來在環保和勞動法等方面受到嚴格限制。文章認為,中國無疑有權提出這些正確的要求,但問題在於對待中外企業沒有一視同仁:
「現在的趨勢是,弊病歸結於外國人和外國企業,中國企業和當局卻毫無責任。例如,一個環保組織公佈了中國最大的污染水源的廠家名單,共有2700家,其中三十家為外國企業,但中國媒體只譴責這些外國企業。一個外國牌子的化妝品含有違禁成份受到批評,撤出了市場,但含有同樣成份的中國產品卻從來沒有人指責。數十年來有關西方企業『剝削』中國和中國勞動力的宣傳仍然一直有效,現在中國的環保人士又指責西方實行環境殖民主義,在中國廉價生產,留下垃圾。
無法證明,中國的網警介入網路上辯論的程度如何、是否在操縱輿論方向。但人所共知,黨會『創造性』地利用自己對網路的控制。批評外國不良影響,可以體現民族主義。對於中國領導人來說,民族主義是有用工具,它可以轉移外界對自己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