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入世五年回顧

安露2006年12月10日

2001年12月11日,整整5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可以說世界上最大的市場接受了自由貿易的游戲規則,國際政治、經濟和媒體都歡呼不已。現在,中國和WTO的蜜月期已過,與其他成員國的貿易摩擦日漸頻繁。

WTO阻礙了誰又解放了誰?圖片來源: AP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經過了15年的艱苦談判。北京政府為此調整相應的法規,大幅降低進口關稅,並做出全面開放市場的承諾。中國領導層認識到,只有參與自由的世界貿易,才能保證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並吸引更多的外資。當時一個內政上的考慮是:通過入世加大改革壓力,使市場經濟的道路不可逆轉。

入世使中國本已騰飛的經濟如虎添翼。過去5年裡,中國經濟每年以近10%的速度增長。今年中國取代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和德國的世界第三大貿易國。2001年時,中國還排名第七。

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的世貿問題專家赫鴻昌認為,中國經濟從入世獲益的「主要是出口部門。因為加入WTO以後中國的出口產品在外面遭遇的貿易壁壘,包括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都極大地降低。還有利用外資。由於加入WTO之後,國內的經濟規則、市場規則逐漸向WTO靠攏,外資進入的門檻降低了。外資在國內經營的風險降低了。所以這幾年利用外資高速增長。」

在這一轉軌過程中失落的是虧損的國有企業和農業。中國在入世時保證將減少農業補貼,同時開放農產品市場。

就像中國的農民無法抵禦來自美國的廉價大豆和棉花一樣,其他國家的紡織、製鞋,電子和玩具工業也因中國產品大批湧入國際市場而受到生存威脅。世貿成員國今年頭六個月進行的反傾銷調查中,有三分之一是針對中國的。在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的WTO專家迪恩-施彼南格爾看來,原因是中國企業的競爭力越來越強。在工業國之間也是如此:「如果壓力太大了,就上訴法庭,比如波音和空中巴士。其他產品也是如此。感覺壓力承受不住了,就說對方是在傾銷。我不相信哪一家企業會在一段較長時間裡推行傾銷政策,它會破產的。因此工業國指責中國為進入市場而使用傾銷價格,這在99,9%的情況下是站不住腳的。」

如果說反傾銷調查不用那麼當真的話,但其他指責的份量就要重多了。比如令德國經濟界頭痛的是所謂強制技術轉讓的問題。德國工業聯合會的中國問題專家克莉斯蒂娜-倫茨曼說:「這個問題確實使活躍於中國市場的德國企業憂慮,不管是大型,中型還是小型企業,也不管是哪個行業的企業都面臨這個困擾,那就是中國經常有附加條件,或是法律,要求外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時必須做知識轉讓。還有很多領域必須建立合資企業,要有中方夥伴。這特別危及德國的技術領先地位。」

不過,強制轉讓技術總比偷取技術要好。前不久,歐盟貿易專員曼德爾森訪問中國時將侵權稱為對歐洲競爭力的最大放血。德國人目前還普遍擔心越來越多的工作崗位,包括技術含量高的工作崗位逐漸流向中國。在自由化的世界貿易中難道只有眾多失敗者和一個大贏家-中國嗎?WTO專家施彼南格爾的回答是:「不,不,正相反。我們都從中獲益。也許一些發展中國家面臨比較嚴重的問題。但這不是因為中國入世,而是由於這些國家經濟體制的改革不如中國那麼有效,因而缺乏競爭力。」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