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入境新規:外國遊客「按手印」

葉宣(綜合報導)
2017年2月9日

從今年起,中國將在入境口岸逐步實施對外國人留取指紋等生物識別訊息的措施。這一在國際上逐漸通行的做法,主要目的是防止偽造和冒用證件。

Fingerabdruck auf Bordkarte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F. Dufour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公安部近日宣佈,為加強出入境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有關規定,公安部決定對入境外國人留存指紋等人體生物識別訊息。

據公安部發布的公告,2017年,中國邊檢機關將分批在全國對外開放口岸對入境中國的14至70周歲外國人留存指紋,持外交護照或有對等互惠安排等情形的外國人可以免留指紋。至於是否留存除指紋外的其他生物識別訊息,未再詳細說明。

這一措施2月10日起將在深圳機場等口岸開展試點,其後陸續推廣實施。2013年7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規定:"經國務院批准,公安部、外交部根據出入境管理的需要,可以對留存出境入境人員的指紋等人體生物識別訊息作出規定。"

新華社的報導稱,留存出境入境人員的生物識別訊息是加強出入境管理的重要舉措,目前國際上已有多個國家實施這一措施。中國邊檢機關將"採取有效措施提高口岸通關效率,維護正常出入境秩序,提升出入境管理服務水準"。

中國已從2013年開始,實行公民身份證留取指紋的做法。2010年推出的新版電子護照,也具有儲存生物識別數據功能。

按手印+刷臉

生物識別訊息除指紋外,還包括面相、虹膜等人體特有的生理特徵。經過數據化上述訊息,儲存在電腦晶片或條形碼中,並以此製作護照或簽證。在海關入關時,邊檢人員只需在機器上掃描一下,就能迅速讀取個人體貌數據,將其與入境者現場的指紋及面部掃描對照,即可確定是否為持證人。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ZB

這一技術應用於個人證件首先是為了防止偽造。"9‧11"事件則加速了生物識別技術在出入境證件上的應用。各國一方面紛紛在本國公民的護照中增加面相、指紋訊息,實行電子護照,以提高證件的防偽能力。

另一方面,要求外國人在申請簽證或入出境時留取指紋,實行生物識別簽證,以防止外國人變造身份和偽造簽證。包括美國、日本、台灣在內的許多國家以及申根國家都已經在入境檢查中實施生物識別訊息的核實。

美國從2004年秋開始,對所有年齡在14歲至79歲的非美國公民,在其申請簽證或抵達美國主要入境口岸的時候,都對他們的生物特徵訊息(數字指紋和照片)進行採集。錄入的指紋從一開始的二指增加到後來的十指。

2016年1月起,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還增設面部比較生物識別系統,以確認入境旅客與所持護照一致。該系統用於首次持免簽護照的旅客以及持有電子護照的美國公民。出於個人數據保護的考慮,除非特殊需要,改採集的圖像訊息將刪除。

包括歐盟26個國家的申根區,自2015年10月起也開始對簽證申請人採集生物識別數據。12歲以上的申請人在首次申請申根簽證時必須親自遞交簽證申請。簽證受理中心或使領館簽證處會採集申請人的十指指紋,並為其拍攝一張數位照片。

申請者的上述數據被保存到簽證訊息系統裡。在入境申根國家時,邊檢部門借助簽證訊息系統審核及準確核實旅行者的身份。申根成員國德國的外交部稱,這些數據被簽證訊息系統收錄後受到保護,並且會受到歐盟嚴格的數據保護條例監管。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