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加速滑入養老黑洞

2012年10月1日

隨著人口老齡化急速加劇,加上養老保險體制的不健全,中國將面臨巨大的財政壓力。加強養老體系的可持續性,將是新一屆中國領導層必須面對的任務。

Rentner mit Gehstock, Detailaufnahme. Pensionist © mankale #12899215 - fotolia.com Österreich, Undatierte Aufnahme, Eingestellt 17.11.2011
Rentner mit Gehstock圖片來源: Fotolia/mankale

80歲高齡的農民高樹和(音譯)每個月只能從政府那裡得到折合9美元的養老金,這連買些基本生活用品都不夠。高生活在青海省一個海拔3000米高處的小山村,他有著厚實粗糙的手掌,因為他一輩子都在田間辛苦耕作。"一個月55塊錢是很少,但總比沒有強。"由於他此前沒有參加過城鎮養老保險,也沒有繳納過相關費用,所以根據規定,只可以領取每月55元人民幣的基礎養老金。

這位老人還是幸運的,因為他有六個子女,從孩子那裡他可以得到經濟上的資助。但是對於比他年輕的後輩來說,中國傳統的家庭贍養模式將會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應該是一個由國家支撐的、適應社會老齡化發展的養老體系。

農村養老保險帶來的問題

長期以來,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和經濟學家一直為中國養老規劃的不斷擴大所帶來的財政負擔感到擔憂。而從2009年秋天,國務院決定推行所謂的新型農村養老保險以來,這一擔憂更是日益加劇。

資金空缺之大令人望而卻步:經濟專家表示,在未來的20年裡,中國養老保險體系的虧空將從2010年的2.6兆美元,飆升到10.8兆美元,甚至超過了中國的外匯儲備資金總額(3兆左右),而中國已經是世界上外匯儲備最高的國家了。

時不我待。由於計劃生育政策和生活水準的提高,中國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社會也在急速老齡化,這要求未來必須有更完善的養老保險體制。但是籌集資金的發展速度卻遠遠跟不上養老體系擴大的步伐。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的養老體制問題已經急迫到了不容忽視的程度。人們甚至猜測,即將接任中國國家主席的習近平在上台之後,必須盡快提高退休年齡,並且改革養老基金的融資方式。

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大軍萎縮有朝一日將使「世界工廠」成為過去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中南海新領導層的緊迫任務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教授趙錫軍表示:"這對於中國下一屆領導班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議題,而且時間緊迫。"中國的養老體系處在進退兩難的境地中。優越的養老金制度可以幫助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促進消費,拉動內需,減少對出口的依賴,並擺脫所謂 "中等收入陷阱"的發展瓶頸。

中國超過65歲的人口數量已經達到1.23億,這幾乎相當於日本的總人口。而由於上世紀70年代以來實行計劃生育政策,老年人佔總人口的比例在急劇上升。據世界銀行統計,在過去40年裡,中國人口的老齡化所達到的程度,幾乎相當於英美等西方國家一個世紀的發展。

很多分析人士都認為,從2015年起,中國的勞動力人數將會出現萎縮,主要原因就是越來越低的出生率和人口的老齡化。這一發展趨勢將使得原本以"世界工廠"聞名的中國勞動力價格出現大幅上升,從而造成全球範圍内的通貨膨脹加劇。

為了應對這一人口結構變化所帶來的挑戰,北京在2009年出台了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但是這一保險體系的資金負擔幾乎全部落在政府肩上。2011年,農村養老保險資金的61%都是由國家財政撥款資助。而農村人口老齡化的速度超過城市,這就給還很不成熟的農村養老保險體制帶來巨大挑戰。

聯合國:中國的養老體制缺乏可持續性

經合組織(OECD)的一份全球養老體制調研報告將中國列為支付養老金最為慷慨的國家之一,僅次於菲律賓。然而在慷慨的背後隱藏的巨大問題就是,這樣的體系難以長期維系。

養老資金缺口將給財政帶來嚴重負擔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在人口平均壽命不斷延長的背景下,鑑於較高的退休金支付比例,以及較為普遍的提前退休現象(女性尤為居多),中國不得不將國家財政收入的大約40%都用於支付養老金,而在日本和美國,這一比例均低於15%。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統計,地方政府如今要掏空正在工作的成年人繳納的養老基金,用於給退休老人支付養老金。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和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都認為,入不敷出的養老體系將在不遠的未來給中國帶來"巨大的財政壓力"。到2033年,養老資金缺口將從2010年的16.5兆元人民幣擴大四倍,達到令人咋舌的68.2兆。如果假定中國經濟保持每年6%的增長率,屆時這一"黑洞"的規模將相當於整個國內生產總值的40%。

來源:路透社   編譯:雨涵

責編:葉宣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