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反腐涉及團派,物權法惹極大爭議

2006年12月16日

中國反腐風暴一波接一波,貪腐官員愈揭愈多,幾乎已到了無官不貪的地步,但近年也有相當部分的團派幹部開始涉案。

有機會的話,誰還會不要錢?圖片來源: AP

香港《東方日報》本周發表特稿分析這一現象。特稿指出:「大批「共青團系」官員近期相繼出任省部級高職,明年秋天召開的中共「十七大」因而被稱為「團派精英京城大會師」……「團派精英」的履歷或許確實是白玉無瑕,但以往的工作性質使他們並未真正經受財色誘惑的考驗,正如網民一針見血地指出:「他們不是不貪,而是沒有機會貪;一旦有機會,恐怕貪得更凶!」而事實上,團派官員出任地方高職後涉貪個案並不鮮見,警鐘早已鳴響。前車之監為後事之師,民眾期望「團派精英」不辱使命重塑官場新風。」

同樣在中國國內局勢方面,據《明報》報導,醞釀多年而尚未立法通過的《物權法(草案)》再遭截擊;內地718名各界人士日前聯署上書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和全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指修訂後的《物權法(草案)》仍然違憲,破壞中國所有制基礎、為非法財產提供保護,他們強烈呼籲再加修正。報導寫道:「公開信聯署者包括學者教授、退休高官、軍方將領及各界人士,其中有國家統計局前局長李成瑞、國家經委前副主任趙蔭華、中華全國總工會書記處前書記劉實、北京軍區政治部前顧問魏巍、海軍裝備部前部長任秀生、海軍司令部作戰部前部長李盈久、鐵道兵前參謀長龍桂林等。上書對象為全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各副委員長、全國人大各常委,並報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及中央政治局各常委。」

報導接著透露:「公開信強烈要求全國人大發揚民主,廣泛討論,集中正確意見,把各種不同意見統一到符合憲法精神上,呼籲盡快制定《國有財產法》和《領導幹部財產申報和公佈法》,並希望全國人大常委作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正確抉擇,制定一部全面遵循和準確體現中國憲法的物權法。」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