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商務部對歐盟提出四少四多

2025年7月10日

中國商務部周四(7月10日)回應歐盟關於限制歐洲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批評時表示,中國希望歐盟減少指責。

中歐旗幟
歐盟與中國旗幟圖片來源: Rainer Unkel/IMAGO

(德國之聲中文網)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本周早些時候表示,中國利用產能過剩衝擊全球市場,限制市場準入,並實際上支持了俄羅斯的戰爭經濟。這為定於7月底在北京舉行的中歐峰會定下了基調。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何詠前在周四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方希望歐方不帶情緒和偏見地看待雙方經貿關係,少指責、多溝通,少保護、多開放,少焦慮、多行動,凡事多商量,少去貼標籤。

馮德萊恩周二在歐洲議會發表講話時,讚揚中國經濟在過去50年中增長了10倍以上,幫助8億人擺脫了貧困,並轉型成為工業巨頭和清潔技術領導者。

「但我們與中國的關係必須基於對這一新現實的清醒評估。」她說道。

馮德萊恩表示,中國擁有「獨特的手段」,不僅通過補貼產能過剩推動自身產業發展,還扼殺國際競爭,向全球市場傾銷產品。

她還表示,中國對俄羅斯「堅定不移」的支持加劇了歐洲的不穩定和安全風險,並在莫斯科和基輔戰爭持續之際,成為俄羅斯戰爭經濟事實上的推動者。

她對中國的批評是在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訪問布魯塞爾後發表的。王毅在會見歐盟最高外交官卡拉斯時表示,希望歐盟對中國有更加客觀理性的認識,並採取更加積極務實的對華政策。

(綜合報導)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