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在德的經濟技術間諜越發頻繁

2007年2月8日

根據德國憲法保護提供的情報,中國正在加強使用電子手段進行企業技術間諜的活動,間諜的對象包括德國公司,首當其沖的是中小企業。

俄羅斯、 中國的經濟間諜對准德國圖片來源: AP

德國聯邦憲法保護局副局長雷姆貝格(Hans Elmar Remberg)對德國金融時報說,「最近一段時間來,我們發現來自中國的駭客襲擊在加強。」他說,其他西方國家也有類似的記錄證明中國經濟間諜的數量在增加。

憲法保護在該領域的任務僅僅是調查及關注外國情報機構或國家企業在德國進行的間諜活動,一般屬於私人經濟界的公司同另一家公司之間的相互情報戰則不在憲法保護的範圍內。根據不同的估計,德國經濟界每年因洩漏情報機密而承擔的損失高達數十億歐元。

雷姆貝格指出,跡象表明,俄羅斯和中國在德國進行技術間諜的情形最甚。而這兩個國家又是德國政府最重要的合作夥伴之一。

德國公司對國外技術間諜防不勝防。雷姆貝格說,「俄羅斯人多半是用傳統間諜方式,但從我們收集到的情報看,中國人多採取電子攻擊方式」。IT安全系統提供商Wibu主管說,他們在網路开辦了一個駭客大賽網站,「每天,從中國來的駭客高達1000人次。」這名主管說,中國駭客有著十分良好的素質,他們的數學程度和密碼知識都掌握的很好。

德國經濟安全工作協會(Arbeitsgemeinschaft fuer Sicherheit der Wirtschaft)認為,深受其害的是中小企業。因為大型康采恩都有自己的安全部門,而中小公司在這裡的缺陷則很突出。這個協會認為,網上電話的潛在風險性很大,因為這裡合並了兩大危險區:通訊和網路。


實習生受到懷疑

德國憲法保護認為實習生是一危險因素。許多公司從不繫統地核實實習生的簡歷。如果發現實習生有越軌活動,公司一般採取大事化小的辦法,不願張揚,生怕產生不良輿論。憲法保護同警方不一樣,他們得到的情報不提供給檢察署,換言之,他們不能對間諜人員直接採取行動。但他們很想知道,技術間諜使用的是什麼手段。

雷姆貝格說,對經濟技術間諜進行取證的難度很大,很難做到罪證確鑿,使之受到法庭審判。有時線上索十分清晰的情況下,憲法保護局也聯絡有關的間諜國家,不過,這樣的抱怨收效不大,沒有人會保證今後不再從事類似的經濟技術間諜活動了。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