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在萊索托的興旺生意

2006年9月5日

近年來,中國對非洲南部萊索托王國的經濟影響已從紡織業擴大到零售業。新蘇黎世報回顧了九十年代中期以來中國商人在這個蕞爾小國的發展歷程,接著寫道:

中國在非洲很活躍圖片來源: AP

「當地居民對亞洲紡織業主抱有一種矛盾的心理。在失業率高達40%的情況下,他們能有工作做,當然很高興,但是也覺得自己受到歧視和剝削。領導崗位上幾乎沒有當地的巴蘇陀人,縫紉和裁剪工人的薪水很低,每月只能獲得七百洛蒂的法定最低薪水,折合128瑞士法郎。

最近幾年,萊索托對中國紡織企業的巨大依賴性使當地居民產生了一種身不由己、任人擺布的感覺,反對亞洲移民的情緒也隨之上漲。由於中國人現在也活躍於其它經濟領域,這種情緒進一步升溫。首都馬塞盧商業大街兩側及大教堂旁的許多商店都掌握在中國人手中。在一些小城市、甚至邊遠的山谷小村,中國人也擁有無數商店。」

萊索托疏遠西方國家

對於萊索托政府來說,中國人的投入是一大福音,紡織業的
發展剎住了失業率急劇上升的勢頭。萊索托政府首腦多次訪華,中國也不斷增加對萊索托的援助。新蘇黎世報注意到,
與此同時,萊索托與歐美等西方國家的關係正在漸行漸遠:

「在南非廢除種族隔離政策以後,西方國家大使館實際上悉數遷往南非,萊索托對此很惱火,但中國的外交機構留了下來。外交人士說,萊索托覺得西方援助國的代表自以為是,要求萊索托向援助國報告援助資金的使用情況,而中國似乎不提出什麼問題就接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西方外交人士認為,中國對萊索托的興趣是為了加強自己在南非的存在。他們指出,萊索托慷慨發放簽證使該國成了中國人前往南部非洲各國的跳板。相當大的一部分中國人早晚將從萊索托移居南非,因為搞一個萊索托的護照很容易。交一點錢,就可以獲得一個所謂的邊境證件,也就可以輕而易舉地越過邊界,前往鄰國南非。」

文章最後指出,中國人在萊索托的興旺生意很可能一下子走向反面,因為「萊索托的失業和愛滋病問題嚴重,大多數居民生活貧困。如果新來的人一下子佔有了大部分具有吸引力的經濟崗位,很可能出現爆炸性局面。1991年,亞洲人就感受了一次當地人民的憤怒。當時,印度人和中國人的商店遭到打劫和破壞。」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