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外資投資氣候將發生巨變

德國之聲2006年10月25日

中國20多年持續高速發展,中國的外匯儲備也將在最近突破1兆美元。瑞士出版的「新蘇黎世報」認為,隨著中國經濟在總體上開始進入逐步成熟過程,對外國企業和投資人而言,中國的氣候將發生巨變。德國之聲編譯如下。

氣候要變(電影An inconvenient truth)鏡頭圖片來源: www.climatecrisis.net

該報指出:「一段時間以來,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對中國經濟開放和全球化的興奮情緒有可能已達到盛極而衰的轉折點。要是仔細閱讀胡錦濤和溫家寶為首的第四代領導人發表的重要文件,就能夠看出某種微妙的重心轉移。在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中,社會問題已明顯處於中心地位。一方面,重心轉移到了資助受忽視地區以及低收入階層上,另一方面則對成功地區以及對從新經濟中受益的群體提出了表現出更多全國團結精神和自我限制的要求。所有這一切都將在胡錦濤宣佈為其執政主要目標的『和諧社會』宗旨下在未來數年裡加以具體化。」

新蘇黎世報的文章接著寫道:「現在當然還不能說中國經濟已出現排外傾向。...但是,對外國企業而言,中國的框架條件無疑將變得困難。跨國公司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媒體批評眼光的仔細審視。它們今天再也不能草率從事,因為,它們的態度、產品和服務都要根據比中國競爭對手遠為嚴格的標準被橫挑鼻子豎挑眼。」

「外國人現在還享受的特權很快也將成為歷史。中國企業對外國人在華商業活動得到稅收優惠待遇的抱怨聲越來越響亮。人們已要求在財政上必須一視同仁。對外國投資者提供特惠條件不再被認為是對中國工業發展的貢獻,而是一項不公平的做法。在勞動條件方面,對外國企業的待遇也將發生變化。有關方面正在起草一項法律。根據該法,工會將在與剝削勞工現象的鬥爭中發揮更大作用。該法律適用於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所有企業,但它首先是針對外來企業的。台灣企業家尤其被視為剝削成性的僱主而聲名狼藉。」

「新蘇黎世報」最後寫道:「外國企業在中國面臨的氣候轉變是總體經濟成熟過程的結果。中國今天依賴外國投資和技術的程度已遠低於10年或20年前。而外國人前往中國投資的沖動仍一如既往,因此,中國方面也完全可以更為挑剔。此外,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目標,中國領導層已調整了優先秩序。這是一種現在正取得突破性進展的轉變。與江澤民和朱鎔基相比,胡錦濤和溫家寶必須更多關注這個巨大國家的社會穩定。『和諧社會』取代了鄧小平快速致富的目標。如果考慮到中國的經濟及社會問題,可以說,這是一種客觀的必然性。此外,這一政策路線上的調整也是防止中國過於開放的那種制度上保守態度的反映。」

(本文摘自其它德語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歡迎讀者來信討論)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