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夢的泡影」

2013年11月2日

《新蘇黎世報》周四發表的文章對比了中國80後的文學領袖韓寒和郭敬明,分析了兩人不同的公共角色及其鮮明的時代特徵。

- FILE - Chinese author and writer Han Han attends a forum in Xiamen city, southeast Chinas Fujian province, 1 February 2010. The editing team of Party, a magazine started by popular outspoken Chinese blogger, novelist and race car driver Han Han, has been mysteriously dismissed before it could release its second issue. Without providing further information to readers, the magazines managing editor Ma Yimu made the announcement on his Sina Weibo microblog.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80後一代很大程度上被這樣定義--在中國革命時期和後革命時期的分水嶺間,他們長大了",文章的開頭這樣寫道。"從鄧小平宣佈富裕是光榮的那一天起,中國逐步告別了革命性的意識形態,而越來越多地轉向國家資本主義。在文化政策上,這意味著文學逐漸放棄以前思想指導工具的角色,而更多地體現非政治的、輕鬆的、商業性的潮流。這種文化環境的改變深深烙印在80後一代的身上。"

文中認為,80後一代作家在思想上相對來說"沒有負擔",這讓他們成為將文學"從政治宣傳中解放出來"的主力軍。"伴隨文學審查重要性的逐漸下降,文學對社會政治的影響也持續下降。80後一代作家更感興趣的似乎是商業上的成功,而非對新藝術可能的探索。"

韓寒和郭敬明在中國家喻戶曉。文章稱,兩人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為他們都對自己的公共角色心知肚明,並對其進行策劃和塑造。儘管兩人視對方為對手,但兩人除了鮮明的差別外,也有其相似之處。

兩種潮流

作為青年作家代表,郭、韓兩人的成長軌跡大相徑庭。在介紹韓寒的成長歷程時,文章分析稱"他屬於為數不多的質疑中國社會基礎的聲音,然而韓寒並不是意識形態鬆動的後革命時代的非典型產品,不然他就不會擁有那麼多熱愛他嘲諷散文的追隨者"。

韓寒曾經用著名的"韓三篇"(《談革命》《說民主》《要自由》三篇博文的簡稱)表達自己的政治觀點,文章認為,他把自己定位為"政權和制度批評者"。

郭敬明不僅是名暢銷書作家,也是名成功的商人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郭敬明則代表了80後一代的另一個發展方向,文章這樣寫道:"他代表著與政治隔絕,毫無保留的商業化,專注於娛樂精神和個人成功的至高無上"。

作為暢銷書作家和商人,郭敬明的成功毋庸置疑,他擁有自己的文化傳播公司和出版社。他的《小時代》不僅在出版業取得巨大成功,也為他帶來了最佳青年導演獎。文章援引諾獎得主莫言的話評價郭敬明:中國作家中,只有郭敬明靠寫作致富了。

文章寫道:"郭敬明的公眾形象不侷限於寫作,他也是時代符號和潮流的引領者……他足夠聰明,知道他的炫富會引起公眾輿論爭議。他說自己誠實沒有隱瞞,他說自己體現了真正的'中國夢'。"而韓寒則批評郭的"唯物主義"和"矯揉造作"。

在結尾一段,文章總結道,郭、韓兩人的成功反映了中國過去三十年經歷的驚人轉變。當韓寒試圖以他的諷刺促進社會變革時,郭敬明則為他這一代人創造逃避現實的幻想--儘管做出巨大努力,卻仍然無望改變個人處境的這一代人。 "當郭敬明聲稱他完美地體現了(習近平經常談到的)"中國夢"時,人們可以反問,這是否源於文學藝術本身?"

"北京幸災樂禍"

在美國NSA監聽醜聞甚囂塵上之時,《法蘭克福匯報》在11月2日發表題為"北京的幸災樂禍"的署名文章。文中提到近來包括一向謹慎的新華社在內的中國媒體,對美國的監聽醜聞進行了批評和嘲笑。"在北京,沒人對此感到吃驚,畢竟這兩個新、舊超級大國的關係不算太好。"

文章稱,北京有自己偷偷歡呼的理由,畢竟自NSA事件以來,幾乎沒人再談論中國在網路間諜方面的活動了。自斯諾登開始揭秘起,中國不再坐在"被告席上"了。"這個對網路進行全面審查和監控,對公民通訊大規模監聽、讓公民因言獲罪的國家,現在愉悅地為NSA在沒有法院批准的情況下侵入谷歌和雅虎賬戶而義憤填膺。不少評論人士指責美國漠視自由和人權。……

"主旨是明確的:中國再也不會讓美國指手畫腳了。"

摘編:萬方

責編:苗子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