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大使不參加奧運前中國人權聽證會

李魚2008年1月16日

中國在奧運籌備期間取得的成就相當顯著,德國國家奧委會主席巴赫對此表示贊嘆,"對此他沒有任何憂慮"。但中國人權現狀議題提出後,問題就顯得複雜了。德國議會以奧運前中國人權現狀為題召開聽證,本來答應出席的中國駐德大使馬燦榮告知德方,他取消了這一日程。

奧林匹克促進社會開放圖片來源: AP

德國聯邦議院計劃於1月24日舉行關於奧運前夕中國人權現狀的聽證會。本來,中國駐德國大使馬燦榮答應出席該聽證會,但本周二,馬燦榮大使同德國議會體育委員會主席丹柯爾德(Danckert)進行的一次交談中表示,他已決定取消出席聽證的計劃。無獨有偶,本來接受邀請前來柏林參加聽證的中國國家奧委會副主席、國際奧委會委員於再清也通知德國議會,他因故不能按原計劃出席聽證會。

丹柯爾德對德新社記者說,"非常遺憾,我們原本計劃同中國的行內人士展開一次開誠布公的對話。去年9月,議會體育委員會在中國進行了一次考察,收獲很大"。他還說,這次聽證會邀請了國際奧委會副主席、德國奧委會主席巴赫以及兩名擊劍女運動員參加。

巴赫曾於上周二(1月8日)接受德新社採訪時說,中國的很多東西都開始鬆動。北京奧運會舉辦期間,全世界將有25000名記者趕往現場,他們可以在中國全國自由報導,行動沒有限制。他說,奧運會有助於促進中國社會的進一步開放。奧運會的歷史就是對此最好的證明。他說,中國在進步,尤其是從今年年初開始,比如禁止童工以及在死刑問題上的改善。此外,中國方面還同"國際特赦組織"、"人權觀察"等國際人權機構進行對話和交流。當然,巴赫也指出,不能指望一個17天的奧運會可以改變一切。

巴赫贊嘆北京籌備取得的成就圖片來源: PA/dpa

他的這番話主要是針對德國奧委會前主席馮‧裡希特霍芬(von Richthofen)的。此前,裡希特霍芬在德國電台要求對中國採取比現在更嚴厲的做法。巴赫指出,裡希特霍芬不在任何委員會任職,我們舉行各種國際和國內會談時他也不在場。言外之意,他不負其責,批評他人顯得輕率。巴赫稱讚了北京奧運的籌備工程,表示"對此沒有任何憂慮。"

德國政府對中國人權狀況不滿

不過,據德新社的報導,德國政府對中國仍在違反基本價值的做法非常不滿。在周二公佈的政府答覆綠黨的一份質疑信函中寫道,"雖然中國取得了一些進步,但人權狀況仍然十分令人擔憂"。這份答覆函中還有以下文字,中國人權問題上的缺陷,早已是德國政府同中國領導人會談時的內容,兩國雙邊進行人權議題的對話,都是開誠布公、深具批判性地談論不足。

這份文件還寫道,德國政府認為,奧林匹克是一次體育盛會,體育活動首先應當遵守其自主的原則。不過,舉辦奧運會也是一次實現奧運精神價值的過程。德國政府利用可以利用的機會,支持尊重人權的行動。正因如此,德國奧委會同人權機構進行著密切的聯絡,以便及時瞭解中國人權現狀的發展。如果有必要,今年3月復活節前,德國聯邦議院將對人權和奧運問題進行辯論,在此,政府也將做出公開表態。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