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世界銀行秋季年會的最後一天(10月13日),中國央行行長易綱發警告,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衝突是"雙輸",在峇里島的一場研討會上,易綱說,貿易緊張局勢帶來負面的市場預期和不確定性。根據《財新》報導,他說:"我們很真誠地希望能以建設性的方案(constructive solutions)解決貿易摩擦,這比貿易戰好,後者是雙輸的結果。"
路透社報導指出,易綱說,中國經濟增長仍能達到全年增長6.5%左右的目標,且有可能超過目標,並稱他對於當前的通膨水準感到滿意。
易綱也表示,自己與一些國家的央行行長和其他高級官員進行了交談,就美中關稅摩擦,以及華盛頓批評北京人為操縱人民幣匯率以促進出口的指責交換了意見。
他還表示,北京將推動金融服務業開放。就在易綱發表這番看法的前一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曾警告說,在貿易爭端和新興市場危機中,保持全球增長的機會之窗正在"縮小",提醒中美爭端的加劇可能導致貨幣戰爭。
歷時幾個月曲折起伏的中美貿易爭端,究竟涉及哪些經濟領域?與兩國老百姓又有什麼關係?
圖片來源: Imago/Westend61最令美國耿耿於懷的是,中國強迫在華外國企業(包括美國企業)交出先進技術,作為進入中國市場的前提條件。而北京傾國家之力推動的「中國製造2025」戰略則是對美國在多個科技領域霸主地位的「赤裸裸」的挑戰。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chromorange/C. Ohde本來就是憑借「美國優先」的口號當選總統的川普,在選擇對華貿易戰的打擊目標時,自然是有所顧慮。他選擇徵收25%關稅的中國產品,主要涉及工業機械、航空航天工業零件和通訊技術等,所以首先會察覺到價格變化的應該是美國企業。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華盛頓開出的「黑名單」避開了美國老百姓大量購買的產品如智慧型手機、玩具和服裝等。此外电视機和藥品也從原來的徴税清單中刪除。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STR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美國的普通消費者不會受到影響。這些關稅會導致使用相關機械設備的美國企業成本上升,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成本都會逐漸轉嫁給消費者。只不過它的效果不如直接對消費產品徴税來得明顯。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H. Hannelore在北京宣佈的反制措施中,就包括對美國諸多農產品徵收25%關稅。其中大豆產業受到的影響可能最大,因為美國大豆出口的60%都是銷往中國。 自從中美雙方的徴税決定宣佈之後,大豆價格已經出現下跌。
圖片來源: Reuters美國產的威士忌和牛肉以及海鮮水產等也成為北京徵收關稅的對象。除了食品領域之外,美國產汽車(包括燃油動力、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都是中國徴税對象。美國前駐華大使駱家輝反對現政府的關稅政策,他認為這給美國企業帶來的傷害可能比對中國企業的大。「因為中國並不一定非要買美國的大豆。他們可以從南美購買。他們也不一定非要購買波音飛機。」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Bildagentur-online華盛頓和北京為這一輪關稅措施設定的實施時間都是7月6日,在那之前中美貿易戰是否還有可能「懸崖勒馬」?也有專家認為,中國採取以牙還牙的方式回擊是一個錯誤,因為這會迫使川普采取進一步的報復。究竟狹路相逢,誰能取勝,還需拭目以待。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T. Peter 本周早些時候,在峇里島會議期間,美國財長姆努欽拒絕透露美國是否會在下個星期發布的匯率報告中把北京列為"匯率操縱國"。若是中國被列為匯率操縱國則會加劇雙方本已緊繃的關係。《聯合早報》報導,姆努欽與中國央行行長易綱在峇里島會議期間舉行了會談,姆努欽表示,談及人民幣匯率時,中方向他表示人民幣繼續貶值不符合他們的利益。此前,姆努欽對人民幣近期貶值表達擔憂,擔心中國採取人民幣貶值的方式來抵消美國近期對來自中國產品徵收關稅帶來的影響。
外界預計,川普和習近平將在下個月參加在阿根廷舉行的20國集團峰會,屆時兩人或會舉行會面並達成某種緩解貿易緊張局勢的協議。
文木 / 達揚 (法新社、路透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