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官媒連續三天力挺「清零」 民眾不買賬

2022年10月12日

在中共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中國官媒連續三天發表評論文章擁護「清零」政策。最新的表態是「『躺平』不可取,『躺贏』不可能」。哪怕是在受到嚴格審查的新浪微博,也能夠看到民眾的怨氣十分高漲。

資料圖片:今年春天上海封城期間一居民樓
資料圖片:今年春天上海封城期間一居民樓圖片來源: CF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10月12日,《人民日報》發表署名「仲音」的評論文章表態稱:在新冠防疫措施方面,「『躺平』不可取,『躺贏』不可能,堅持動態清零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疫情失控造成巨大損失。」

之前兩天,同樣名為仲音的作者已經在《人民日報》評論版發表了「『動態清零』可持續而且必須堅持」的文章,指出:「堅持動態清零,較好地平衡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係,能夠讓我們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新冠疫情從中國武漢市第一次大規模爆發至今已經過去了將近三年時間。如今全球各國基本都徹底放棄了嚴苛的防疫封鎖措施,許多國家更是宣佈新冠疫情已經正式結束。針對中國恪守的新冠清零政策,外界存在許多批評的聲音。從中國社群網站上也可以看出民眾對新冠清零政策的支持率和也越來越低。但《人民日報》在兩天前發表的評論中依然認為:「如果算總賬,我們的防疫措施是最經濟的、效果最好的。實踐充分證明,我國疫情防控有良好的成本效益比,動態清零是綜合社會成本最低的抗疫策略,是現階段我國及時控制疫情的最佳選擇。」

談及世界其它國家早已放棄新冠清零政策,《人民日報》12日的評論寫道:「事實上,一些國家選擇『躺平』,採取『與病毒共存』政策,不是因為不想防控疫情,而是無法防控也沒有能力防控。這些國家經過多種嘗試後,找不到一種理想的控制新冠疫情策略,乾脆選擇『躺平』,這恰恰是由於前期未能及時有效控制疫情,已經失去了動態清零的機會。」

二十大前的又一波封城

十一國慶黃金周過後,新冠疫情在中國呈現出重新抬頭的趨勢。新的Omicron亞型的出現,包括傳染性極高的BF.7型變異株。而再過幾天,對於中國統治階級至關重要的共產黨第二十次代表大會即將召開,各界預期習近平將打破常規,進入他的第三屆最高領導人任期
曾經於今年春天遭遇過嚴苛防疫政策重創的上海如今在中共二十大召開前又收緊了防疫管制措施。要求居民更頻繁地接受病毒檢測。中國西南部的一個城市甚至給舉報他人試圖隱瞞其旅行歷史的居民提供現金獎勵。金融服務機構野村集團估計,截至10月10日,36個中國城市正在實施不同程度的封鎖或控制措施,約1.97億人受到影響。

在中共二十大召開之際,原本有分析人士表示中國高層可能會在二十大召開後重新打開國門,放鬆目前嚴格的新冠防疫措施。9月底,彭博社曾發文稱,摩根士丹利金融公司加入了其它各大投資銀行的行列,預測中國將於2023年春季放鬆管控措施,並重新開放邊境。摩根士丹利為此給出的理由是:重新開放國家的壓力越來越大,因為「清零政策」的戰略已經導致民眾收入增長明顯減弱,青年失業率急劇上升。而這些結果與習近平提出的「共同富裕」政策目標相悖。

新冠清零 還要兩年?

然而,上海浦東招聘社區防疫專崗人員最新發布的一個消息,打破了外界對中國很快即將重新開放的希望。該社10月10日發文稱:上海浦東招聘社區防疫專崗人員575名,是根據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防控工作需要設置的階段性、臨時性工作崗位。社區防控專崗人員與招聘街鎮社工事務所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合同期限為2年。

在受到中國嚴格輿論審查的新浪微博,仍能夠看到民眾對上述消息嚴重不滿的情緒。許多用戶都支持「有點良心的都不會去幹這種工作」,「正經人誰干這個」的說法。用戶「曉得哉遲哉好吃哉槁哉」表示:「兩年起步,最高無期」。用戶名為「讠阝」的網民則直接評論稱:「還有兩年??抱歉,不陪你們玩了,都潤吧」。「不冒泡的泡泡龍」則指出:「和地鐵安檢員、馬路特保、攝影頭、各種暫行條例……這些東西你看哪個消失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周二將中國2022年和2023年的經濟增長預測分別下調至3.2%和4.4%,稱中國頻繁的新冠清零措施已經對中國經濟造成了影響。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全球衞生問題高級研究員黃延中則在美國《外交》雜誌近日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儘管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清零政策的危害遠遠大於益處,但中國政府仍有重要的動機堅持使用它。文章中,作者認為中國堅持清零政策的主要原因之一出自「地方官員討好上級的壓力」。過去數月在中國多個城市看到的官方採取過度嚴厲的措施行為,目的是「避免任何可能使政府尷尬的事件發生」。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