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去年夏天,慕尼黑市中心的許多地方突然出現了大批橙黃色自行車,它們彷彿一夜之間從天而降,從此散佈在市區的街道廣場,而且經常凌亂地停放在一些不該停車的地方。這些共享單車屬於一家名叫Obike的初創公司,這家成立於2017年的新加坡公司在慕尼黑共投放了近6800輛單車。
拜拜,慕尼黑
不過現在,大部分小黃車又將從慕尼黑街頭消失。Obike於3月底宣佈,將把6000輛單車收集起來,撤出慕尼黑。該公司表示,這樣做主要是出於經濟考慮。過去數月,特別是冬季,很多共享單車遭到故意損壞,如果維持目前的營運方式,維修成本過高。
同時,許多市民對"小黃車"怨言頗多,因為它們佔用了人行道等公共空間,停得亂七八糟,有礙市容,又無人管理。除了遭故意破壞,有的單車還被扔進河裡、掛到樹上。此外一些使用者也對單車的品質不滿意,感覺對歐洲人來說車型嫌太小,而且只能在低速檔行駛,大大影響用戶體驗。
慕尼黑市政府規劃部門專門負責自行車交通的官員保爾(Florian Paul)對《南德意志報》表示,"收拾"單車的決定是個好消息,終於可以結束成千輛破損單車"潦倒"街頭的局面了。他認為,Obike這種大批投放後就無人維護的粗放經營方式是不可取的,縮小規模、改善服務或許能贏回部分顧客。
然而,一開始靠"砸錢"搶佔市場份額、進而大規模融資的經營模式卻是亞洲、特別是中國共享單車產業的成功之道。這樣的路子在歐洲是否行得通,看來值得打個問號。至少一些德國城市已經在考慮如何嚴格規範這個行業的發展。
市政府設定條條框框
保爾還指出,其實慕尼黑還需要更多的共享單車。根據有關城市交通研究,人口150萬的慕尼黑市需要3萬到4.5萬輛共享單車,但在Obike撤出其大部分單車後,只剩下約6000輛。其中包括德國鐵路的1200輛。此外,慕尼黑公共運輸公司計劃將其共享單車數量從目前的1200輛提高到3200輛。上述本土共享單車系統都設有固定的取還站點。
Obike表示,從慕尼黑收集起來的單車將被運往其它城市。目前該公司還在柏林、法蘭克福、漢諾威等德國城市提供其共享單車。來自中國的摩拜單車(Mobike)也已進入柏林的共享單車市場。2018年春季,這兩家企業計劃同時在德國西部的科隆開始營運,共投放4500輛單車。
科隆市去年與8家共享單車公司進行了談判,其中摩拜和Obike兩家最後同意接受市政府提出的各種附加條件。包括營運商要保證所有單車可隨時使用;不得影響交通;方圓100米範圍內沿街停放單車不得超過5輛;有關亂停車的投訴必須在24小時內解決;此外市區內還有一些地區完全禁止共享單車停放。這些限制條件是在吸取了其它城市的經驗教訓後制定的。
與中國的情況不同,德國大城市裡的共享單車服務,對很大一部分當地居民並不具有太大吸引力。歐洲大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統一般比較發達便捷,希望一部分人因為有共享單車而放棄乘地鐵並不現實。而且很多用戶反映,亞洲製造的共享單車的構造不適於長距離使用,Obike公司也承認這一點,稱之為跨越"市內最後一站"的解決方式,這就讓用戶的選擇大打折扣。
再者,德國的單車一族,一般都擁有自己的自行車,選擇這一出行方式,主要並不是圖方便,而是出於環保或運動健身的考慮。對於短期來旅遊或工作的人,租用單車才是個不錯的選項。此外在很多人看來,堆置在街頭的大量單車,即便不考慮風吹雨淋、人為破壞造成的無謂損耗,僅其製造這一環節就意味著耗費大量資源,根本談不上有利於環境。
最遲每年的4月,德國自行車愛好者就會將愛車請出地下室。儘管德國是騎單車的天堂,但出發前有幾件事要心知肚明。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德國人會選擇騎車出行。德國有許多自行車道,所以每當有好天氣時,甚至會出現交通擁堵。如果您有機會在德國來趟單車之旅,有時會看到一些騎著相同款式的自行車,而且就連自行車服都一樣的「情侶黨」。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A. Gebert德國的小學生如果上街騎自行車要參加駕照考試。考前警察會將孩子們帶到城市街道,向他們教授必要的交通規則。由於德國大部分孩子都很早掌握騎車技能,因此對大多數孩子來說自行車駕照並不難獲得。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H. Kaiser2014年,德國明斯特市(Münster )被選為自行車友好城市。而在德國一些主要城市裡,大部分交通狀況並不適合騎車出行者:比如柏林在此次排名中僅列第30名。原因是:許多汽車都停在自行車道上。不僅如此,柏林還有很多建築修繕工地,到了冬天自行車道的積雪也無人清理。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Gentsch在德國有很多適合騎車出行的旅遊線路,而且沿路能欣賞到很多悅人的優美風景。例如:巴伐利亞森林單車之旅或騎車探索魯爾區河谷的宜人風景。照片拍攝於德國阿爾山谷的葡萄園產區。人們騎車經過那裡休息時還可來上一杯當地酒莊自產的紅葡萄酒。
圖片來源: Foto: Ahrtal-Tourismus Bad Neuenahr-Ahrweiler e.V.「功能性騎行服(Funktionskleidung)」在德國單車愛好者中很受歡迎。人們稱之為緊貼皮膚的自行車騎車服。例如圖片上這種自行車緊身衣、緊身長褲或短褲。實際上只有專業運動員才需要這種騎行服,但德國自行車愛好者也很愛穿,即使沒有好身材。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B. Lennon自行車道只給騎車的人——德國騎行者非常重視這條交通規則。如果有哪位行人一不小心進入了自行車道應引起高度重視,必要時要盡快閃躲,否則就會聽到刺耳的自行車鈴聲,甚至有被撞上的危險。
圖片來源: Fotolia/Brilt在德國,騎車出行並不意味著買不起汽車。自行車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交通工具,而不只作為一個運動工具。因此,大部分人認為自行車再加上一個小馬達也未嘗不可,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電動自行車。如今這種車越來越受歡迎。
圖片來源: Imago在德國自行車被允許帶上火車,前提是攜帶者要為自行車買票。雖然有這樣的規則,但其他乘車人的反應並不非常友好。如果需要經常帶著自行車坐火車,可能最好還是買一輛折疊自行車。這樣就不會有人再投來異樣的眼光!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共享單車這股熱潮席捲了許多中國城市。不過,共享單車雖然給環境和健康帶來巨大好處,然而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堆積成山的廢棄自行車也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中國警察又多了一項工作:從公園、馬路邊收集丟棄自行車,然後把它們統一集中在城市中心以外的場地。共享單車的發展給地方政府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後果。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自兩年前興起以來,共享單車已成為北京這樣的大城市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官方數據稱,中國城市街頭有1000萬輛共享單車。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G. Khanna共享單車被設計得簡單、方便。用戶下載應用程式,支付很少的費用給一輛共享單車解鎖——很多單車都是按小時收費,到達目的地後再重新鎖上。一些城市計劃了特別停車場地,不過在很多城市這些單車都是可以任意停放的,這造成了很多就被丟棄了。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Imaginechina/S. Chunchen大力推行廉價單車的策略,也讓城市也不得不處理那些被丟棄的單車。中國該行業的巨頭Ofo小黃車、摩拜單車等正在以極低的價格競爭。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J. Eisele雖然共享單車很受城市居民歡迎,但是該行業的增長遠遠超過需求。上海等城市出台了政策,來防止被丟棄的自行車堆積在人行道上。然而該政策並無法防止圖中這樣的自行車「墳場」的出現。
圖片來源: Reuters觀察人士擔心,已經出現投機現象,風險投資基金吹出了廉價單車泡沫。由於缺乏需求,很多自行車可能永遠不會投入使用。小藍單車這樣的企業已經倒閉,而中國當局還在為解決這個現實問題而犯難。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