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意在建立壟斷」

2013年6月5日

德國最大的太陽能企業「太陽能世界」的申訴啟動了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雙反調查。該公司發言人尼遲克認為,歐盟開始徵收反傾銷關稅是正確的一步。

Beschreibung: Produktion von Solarzellen bei der SolarWorld AG in Freiberg. Schlagwörter: SolarWorld, Solarenergie, Solarzelle, Freiberg, Produktion, Energie, Erneuerbare Energien, erneuerbare Energie, regenerative Energien, regenerative Energie ACHTUGN! BEI VERWENDUNG: Bitte schicken Sie ein Belegexemplar an: Bundesministerium für Umwelt, Naturschutz und Reaktorsicherheit (BMU), Referat Öffentlichkeitsarbeit / Internetredaktion, D - 11055 Berlin E-Mail: internetredaktion@bmu.bund.de
Solarzellen Solarenergie Solar Herstellung Produktion圖片來源: Thomas Trutschel/photothek.net

德國之聲:尼遲克先生,您指責中國政府向太陽能產品提供補貼,使之得以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傾銷到國際市場,具體是通過哪些方式?

尼遲克:工廠得到政府的直接補貼,用電完全免費;此外還有其他的補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國有銀行的貸款。銀行得到指示,對太陽能企業提供扶持。據估計,如果沒有國有銀行不斷提供貸款,中國太陽能領域最大的5家企業中沒有一家能憑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

一個極端的例子是晶科能源(Jinko Solar)不久前從國家開發銀行獲得了一筆約合10億歐元的貸款。這本身就是個不小的數目,但這筆錢不是為了支撐企業生產,而是僅僅用來開發國外市場,尤其是在歐洲銷售其產品。按照世界貿易法規這是完全不允許的,但他們三年來一直在這樣做,這必須盡快被制止。

"價格低於成本"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如果沒有國家補貼,中國的太陽能產品價格會比目前高多少?

尼遲克:大概要比現在高出一倍,這是真正在實際生產成本基礎上的價格。中國生產商以低於成本30%到50%的價格銷售其產品,其虧損由國家承擔。

德國之聲:如果沒有補貼,歐洲的太陽能電池板能同中國的競爭嗎?

尼遲克:從技術上講,歐洲產品完全有競爭力。我們的生產成本中薪水成本只有不到10%。即使是低薪水國家也不會比這更有競爭力。我們有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生產線。所有目前在中國應用的技術都是在德國開發、並且已經使用過的。我們是有競爭力的,前提條件是我們是在和中國企業競爭,而不是中國政府。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因為國家為企業提供數十億的資助。

德國之聲:歐洲的太陽能工業因倒閉潮而虛弱不堪。現在對中國產品提高關稅能有所幫助嗎?

尼遲克:對那些已經關閉工廠,從這個市場退出的企業來說,這已經太晚了。對其他企業則還是及時的,儘管情況已十分險峻。過去一兩年裡,除了少數例外,在太陽能行業幾乎沒有進行新的投資,因為企業沒有資金。在中國也沒有人再投資,因為那裡的生產能力已經大大過剩,超過了全球需求總量的兩倍。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人會引進新技術、新建工廠或購買新設備,面對如此巨大的產能過剩,根本沒有必要。

德國之聲:現在歐盟將徵收臨時關稅,德國太陽能行業現在要走怎樣的生存之道?

尼遲克:現在的反傾銷關稅並不是一種懲罰,而是對因這種傾銷遭受損失的企業的一種補償,是重建公平競爭的手段。而在公平競爭的條件下我們誰也不用害怕,相反我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因為我們有世界最先進的工廠設備,最領先的產品,因為我們仍在努力降低成本。我們歡迎其他國家的競爭同行重返這個市場,與我們一較高下,我們比的是品質和功能。不僅是"太陽能世界",整個歐洲的光伏產業都有巨大的機會。

太陽能世界發言人尼遲克圖片來源: Solarworld

德國之聲:太陽能行業的許多企業希望購買中國的電池板,好以更優惠的價格發電,更快地取代化石能源。這也涉及到許多就業崗位,尤其是在太陽能設施安裝企業。對此您怎麼看?

尼遲克:如果試圖說明只有破壞貿易規則才能保住就業崗位,而中國補貼本國企業來加速德國和歐洲的能源轉型是在做好事,簡直就太愚蠢,太荒謬了。中國的策略是建立起壟斷地位,一旦形成壟斷,價格就只會升不會降。就是說,如果允許中國繼續傾銷,把所有競爭者擠出市場,我們就會遇到巨大的麻煩。那樣的話,一是價格會上升,二是產品品種多樣化不復存在,人們沒有動力開發新技術,這對德國和歐洲太陽能行業的未來是非常不利的。

德國之聲:在這個問題上您如何評價德國政府的作為?

尼遲克:德國政府的做法是標準的外交策略。這沒有什麼錯,但我擔心梅克爾總理和她的政府在中國人眼裡會變得無足輕重。如果過早就表示,我們其實並不想增加關稅,我們希望保持良好關係,這雖然是個友好姿態,但這樣中國就不會跟我們談判了!所以我很高興看到歐盟委員會做出了不同的決定,徵收臨時關稅並敦促中方談判。這樣的談判才是有建設性的。但我也很擔心,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經濟體覺得自己可以對德國和其他歐盟國家隨心所欲,別人不能拿它怎樣。如果我們陷入了對中國的長期依賴,這將對所有產業產生影響,不僅是太陽能產業。

採訪:Gero Rueter 編譯:葉宣

責編:李京慧

米蘭‧尼遲克(Milan Nitzschke),德國企業"太陽能世界"(SolarWorld)發言人,歐洲太陽能設備生產企業倡議聯合會(EU Pro-Sun)主席,至2007年曾任全德新能源聯合會( BEE)的執行長。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