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持續施壓 澳洲首次上告WTO

2020年12月16日

中國持續用經濟手段懲罰澳洲,让其他國家開始警惕過去澳洲过度倚賴中國市場獲利的經濟模式。

Australien Premierminister Scott Morrison
圖為澳洲总理莫里森,在他的任內,中澳關係快速惡化。圖片來源: Lukas Coch/AAP Image via AP/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 澳洲周三(12月16日)表示,將要求世界貿易組織(WTO)調查中國對進口大麥施加的關稅。

這是澳洲首次向WTO提出申訴,但澳洲贸易部長伯明翰 (Simon Birmingham)警告,隨著中澳關係繼續惡化,其他部門可能會採取進一步行動。

他說,北京對來自澳洲的大麥徵收80%的關稅「缺乏依據,沒有事實和證據支撐」。

伯明翰表示:「我們非常有信心,根據我們整理出來的證據、數據和分析,澳洲的理由非常充分。」

澳洲榖物生產業協會支持政府上告WTO的決定,並稱中國的關稅可能會在未來5年帶給榖物業19億美元的損失。

但是就算澳洲这么做,解決爭端也可能需要數年時間,這期間澳洲恐怕面臨中國對此進行報復性索賠,導致惡化雙邊關係進一步惡化。

中國認為,這些榖物是在澳洲政府補貼下生產的,並且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出售,所以要徵收反傾銷稅。

在最近的一場旱災之前,澳洲每年對中國大麥出口額約為10億美元,最主要的是用於製造啤酒。

法新社報導, 專家表示,中國大麥自產量只有20%左右,因為擔心過度依賴進口,北京自2018年以來一直在考慮限制澳洲大麦進口。

目前至少有13個澳洲行业被徵收關稅或受到某種形式的干擾,包括牛肉、煤炭、銅、棉花、龍蝦、糖、木材、旅遊、大學、葡萄酒、小麥和羊毛。圖片來源: Reuters

澳中關係正處於1989年天安門事件以來的最低谷,北京對澳洲产品推出了一系列經濟制裁。

雖然中國政府稱每起糾紛都只是技術問題,但澳方認為,這些制裁是中國為了報復澳洲在今年初呼籲調查新冠病毒起源,並且壓制澳洲针对中國在澳洲與亞太地區擴張影響力的反擊能力。

澳洲总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表示,北京尚未證實環球時報近日關於澳洲煤炭遭到正式封殺一事的報導是否為真。澳洲价值數十億美元的煤炭出口目前正受到非正式禁令的影響。

莫里森表示,如果報導為真,北京顯然違反了世貿組織的規則以及雙方的自由貿易協定。

中國外交部15日表示,對澳洲采取的任何貿易措施都「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和國際慣例,也是對中國國內產業和消費者負責任的行為」。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說:「近期我們屢屢聽到澳方以所謂『受害者』自居,不斷對中方進行影射、指責,這完全是混淆視聽、倒打一耙。中方對此絕不接受。」

鄒宗翰/張慈 (法新社等)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