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推福建與台灣融合發展 官方熱台商冷

杜宗熹
2023年9月14日

中國官方本週推動福建和台灣融合發展,提出21項措施,希望吸引更多台商和台灣人到福建發展,但中國大陸台商為何對此反應冷淡?在中國工作的台籍學者向DW分析道,這項措施重點不在經濟,而在政治宣示。

中國宣佈要在福建省打造兩岸融合發展區,但對台商而言可能誘因不大。(資料照)
中國宣佈要在福建省打造兩岸融合發展區,但對台商而言可能誘因不大。(資料照)圖片來源: Manuel Augusto Moreno/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共中央、中國國務院週二(9月12日)聯名公佈了《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簡稱《意見》),並推出21項措施,希望促進台灣民眾和台商與福建融合發展。但台商多半認為,這些措施都是「舊瓶裝新酒」;專家則指出,這項政策的政治意涵較大。

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6月17日曾在福建廈門舉辦的海峽論壇大會上宣佈,中共中央與國務院已制定了這項《意見》。不過,全文時隔約3個月才正式向外公佈,共分為6大項、全長約4000字,旨在主打「兩岸一家親」,以及福建和台灣全方位融合的發展理念。

中國官媒新華社12日報導,《意見》工作目標是讓「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基本建成,並使福建作為台胞台商登陸「第一家園」的效應充分顯現。

除了傳統的「惠台」措施之外,這次還針對台灣的外島居民,包含讓金門居民在廈門享受當地居民待遇,以打造金門和廈門的「同城生活圈」。此外,政策還將加快推進與金門通電、通氣、通橋,支持金門共用廈門新機場,並推進福州與馬祖通水、通電、通氣、通橋。

而在外界關注的台灣人才和台商政策方面,《意見》鼓勵台灣人才到福建就業、支持福建企業聘僱台灣人才,讓台灣民眾可以加入福建的行業性、學術性、專業性社會團體,甚至擔任仲裁員、調解員、陪審員、監督員、檢察聯絡員及司法輔助人員等,並讓台灣子女在福建的公立中小學和公立幼兒園就近就讀。

《意見》也決定取消台胞在福建的暫住登記,並擴大台灣居住證使用範圍,讓居住證與大陸身份證享受同等便利,同時鼓勵台灣民眾在福建購房,將台灣人納入中國大陸的社會保障體系中。

中國本次推出的福建與台灣融合政策,一部分著重在吸引台灣外島與福建對接,圖為廈門的夜景(資料照)圖片來源: Wei Peiquan/Xinhua News Agency/picture alliance

官方:歡迎台灣民眾到福建逐夢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叢亮週四(14日)在記者會上表示,下一步,還將結合兩岸關係發展和閩台融合的實際情況,逐步推出一系列的配套文件,釋放更多政策紅利。他強調,未來將推動更多符合條件的福建優質台商在中國大陸上市。此外,北京也鼓勵台灣農漁民參與福建農村的產業融合發展,並將提供更多便利。

中共福建省委副書記羅東川則表示,福建是廣大台胞最主要的祖籍地,80%的台胞祖籍地在福建,而福建也正成為「兩岸同胞最溫馨的家園」。未來,福建將加強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平台建設,「助力台灣青年來閩追夢、逐夢、圓夢」。

中方希望台灣的外島能與福建對接,圖為馬祖北竿島的機場俯瞰圖(資料照)圖片來源: Wally Santana/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台商熱情不高

雖然中國政府和媒體大力宣傳這次的《意見》和相關措施,但DW訪問到的台商,大多都對此冷靜看待,並未有太多到福建發展的熱情。

北京台幹鄭先生告訴DW,他認為這次關於福建涉台的21條意見沒有新意,「基本上還是那些東西再拿來說一次」。

在上海從事科技業的台商陳先生也告訴DW,這些措施對他沒有吸引力,基本上不會讓他改變在中國的投資方向,而且他相信,大部分在中國的台商仍然會以長三角和珠三角為投資目的地,因為福建的發展條件明顯不如上述二地。

「上海有金融和國際資源,深圳有比較好的工廠和貿易資源,但福建什麼都沒有,或是至少比上海跟深圳都要弱一些。」陳先生甚至認為,這些在福建推動的政策,並沒有辦法吸引到比較菁英的台商或是台灣人才,反而可能會造成反效果,找到一些「在台灣混不下去的人」。

陳先生說,這些政策優惠若是對比經營成本,台商當然還是會選擇留在上海或廣東,而不可能為了這些政策就搬到福建。他反而希望福建的這些措施,可以推動到台商雲集的上海、江蘇或廣東,否則就是「最該開的地方不開」。

上海台幹周先生也同意這樣的看法。他說,會去福建投資的台商,基本上都是中小企業,且集中在餐飲等服務業和小型製造商,「分別不大,因為台商要來(中國大陸)的人早就來了」。

一位不願具名的中國媒體人告訴DW,這個措施的效果可能會類似中國先前發展廣東大灣區,吸收到的是香港中低階年輕人才。「這個(政策)針對的,還是在台灣沒什麼發展出路的年輕人」。

但四川台商李先生的看法比較正面。李先生告訴DW,因為福建本來就是中國對台政策的第一個陣地,理應能吸引到一些台商投資,「所以我覺得應該支持力度會很大」。

在《意見》最後一條中,提到中國中央政府會對福建開展涉台經濟合作、人文交流等領域提供資金支持,這點就讓李先生很感興趣:「反正我覺得還是有比沒有好。」

大部分受訪台商認為,這項政策並不會改變台商的投資意願,因為上海等地更合適投資。圖為上海虹橋國際機場(資料照)圖片來源: ALY SONG/REUTERS

專家:政治意涵強

相較於台商們的看法,在中國工作的兩位台籍學者,都認為這次的《意見》,重點不在經濟層面上的優惠,而在政治意涵上的宣示。

廣西大學梧州學院台籍特聘教授王立本告訴DW,「簡單說,沒有什麼新的措施」,因為台灣民眾可以在中國大陸申請居住證、買房,工作、加入社保體系,這類措施都已經發佈過。

王立本分析,這次《意見》唯一比較不一樣的是,過去如果台灣人要中國大陸長期居留,必須向當地的公安機關申請登記,而這點現在要在福建取消了。也就是說,不管任何理由,包括以去福建觀光為名,台灣民眾都可以在福建任意長期居留。

但王立本認為,這樣的舉措政治意涵很強,「這一次的宣示,主要是因應兩岸日漸緊張的戰爭危險,向台灣人做的一次心理上的喊話」。

華東師範大學亞歐商學院台籍教授陳弘信則認為,這項政策在中國對台政策、中國內部輿論和福建當地都有政治意涵。他告訴DW,因為台灣明年要選舉,中國政府希望釋放善意的訊息,回到「和平統一」的統戰基調,以免幫民進黨助選

在對內輿論方面,陳弘信解讀,這幾年操作下來,中國主流民意開始支持「武統」台灣,但中國政府很怕民意拉不回來。因此,這次也是藉由發佈政策來提醒民眾,「現在還不到武力統一台灣的時候」。

此外,福建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擔任過重要職務的地方。但福建在地理上既不屬於長三角,也不屬於珠三角,同時又跟台灣密不可分;若能成功吸引台商和台灣人才到福建發展,就能拉動福建的經濟、甚至是當地的房地產。

不過陳弘信推斷,現階段要中國政府釋放出更多對台政策利多,其實也不太可行,「但目前這樣做仍是必要的」。

台灣將於明年舉行總統大選,有學者認為,中方希望重新定調對台政策,圖為2022年台灣九合一選舉投票(資料照)圖片來源: Daniel Ceng Shou-Yi/ZUMA Wire/IMAGO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