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改變海外投資戰略?

2010年11月20日

德國《經濟周刊》注意到,今年上半年,中國在海外購買的企業股份和礦藏價值高達300億美元。相反,中國政府認購的美國國債和其它債券降至230億美元。

中國在伊朗投資的一處天然氣田圖片來源: AP / DW-Fotomontage

《經濟周刊》認為,這意味著中國"全面改變了迄今為止的做法。"那麼,"為什麼中國現在突然對實物財產的價值產生巨大的飢渴呢?"《經濟周刊》接著分析道:

"最經常提到的理由是,這是'為了滿足快速增長的工業需求',這樣的說法也正確。但是我們不應忽視,中國有自己的戰略考慮。與美元相比,中國的人民幣估價太低,很可能低估了40%。縱觀前幾年的做法,可以預計,中國政府將使綁靠美元的人民幣每年升值2%至3%。

"鑑於目前美元的弱勢地位,中國認為,繼續投資美國國債和其它綁靠美元的有價證券已沒有多大意義,因為每年獲取的紅利會被美元貶值抵銷得一干二淨。此外,北京十分擔心美國政府的債券償付能力。這樣,最好押寶在設備硬體上,即使美元繼續下跌,硬體也有可能保值、甚至升值。"

量化寬松政策促使中國加快動作

《經濟周刊》指出,美國央行美聯準最近決定,向美國政府購買6000億美元國債,這一量化寬松政策"等於開動了印鈔機","進一步減弱了美元的吸引力,使中國加快了向硬體財產投資的速度"。這將對美國金融產生深遠的影響:

"中國把投資重點從國債轉移到實物的舉措無論如何都將使美國受到必須提高利率的壓力,這是因為對國債的需求減少後,其行情下跌,相反紅利和利率就會隨之上升。但利率上升又會使得經濟更加難以增長。這正是中國對購買美國國債採取有節制的態度而引發的'中國效應',美聯準購買國債可以使這一'中國效應'暫時失去光澤。

"目前,中國政界試圖在合理投資和保障美國經濟充分健康發展之間保持平衡,以便美國接受中國的出口商品。但是,由於中國在擴大國內市場、減少對出口的依賴,這方面的作用正日益減弱。"

新五年計劃欲減少出口依賴

在向海外企業和設備進行投資的同時,中國也大量投資原料礦藏。《經濟周刊》列舉了在海外投資石油、天然氣、銅礦等資源的中國大型國有企業後寫道:

"明年年初,北京政府將通過新的五年計劃,計劃的重點是可持續發展,推動消費、減少對出口的依賴、提高國內薪水和更有效地使用能源。美國傳統基金會的斯基索斯說,這會對原料需求起到'剎車'的作用,但中國將繼續投資,以保障供應,因為目前原料不足的問題並沒有解決。今後幾年,原料競爭將加劇,因為其它新興國家的經濟正在奮力向前,這些國家走在工業化的道路上,同樣擁有巨額美元儲備。"

編譯:王羊

責編:瀟陽

(以上內容摘自或節譯自其它媒體,不一定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