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於西方是制度性對手 在其它地區是合作夥伴
2022年8月2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在歐洲國家眼裡,中國是制度性競爭對手的觀點已越來越成為共識。美國和其盟友認為,中國破壞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在國際舞台上咄咄逼人,在國內壓制民主與人權。
不過,全球視野下,許多國家對中國崛起的態度卻與西方迥然不同,它們認為,中國是重要的經濟夥伴,在地緣政治上,甚至提供了另一選項。這是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最近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的核心內容。
這份報告的國別作者來自孟加拉國、智利、印尼、哈薩克斯坦、肯亞、奈及利亞、沙烏地阿拉伯和土耳其。他們在各自的報告中闡述了同中國的關係,以及本國怎樣看待中美對峙這一國際局勢的軸心。
他們指出,中國正在深化同南半球國家的合作,北京清楚,建國百年、實現復興夢想的計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發展中國家在中美角力中所持的立場。
以上所有參加調研的國家都反對選邊站,它們各自的政府希望能在超出中美對決的領域,找到合作的空間。不過,報告指出,這些國家可能在某些領域不得不選邊站。報告在展望部分寫道,由於中美關係將持續惡化,一個兩極的世界正在形成,南半球國家將越來越困難地保持中立平衡。
在這一大的框架下,報告認為,總的趨勢是,在安全防務問題上,同華盛頓保持夥伴關係,但同時,與中國發展經濟夥伴關係。總體而言,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對同中國進行經濟合作,從而改善本國的經濟地位,報以高度的期待。
中國在地區的經濟活動普遍受歡迎
中國同南部國家的經貿關係,通過貿易、直接投資以及為基建項目融資等手段正在擴大,但報告同時顯示,經貿關係發展不平衡,其單一方向的走勢尤其明顯,這些國家向中國的出口以及資金流,遠遠趕不上中國對那裡的出口以及投資規模的步伐。
8個國家中,除沙烏地和智利外,同中國都呈貿易逆差關係。中國均是它們最大的貿易夥伴或者最大夥伴之一。在這裡,密切的貿易關係基本上被評價為"積極",只有奈及利亞和智利例外,它們認為本土小企業受到中國進口商品的衝擊。
這8個國家都是"一帶一路倡議"的簽署國,中國的國有公司在當地都承辦基建項目,只有肯亞和哈薩克斯坦因擔心持續性的債務而例外;土耳其提及"債務陷阱",例舉了其它國家的例子。中國在當地的經濟活動普遍受到歡迎。
中國提供地緣戰略選項
中國和以上8國的安全合作,其中包括軍事合作以及武器出口,雖然還很有限,但正在擴大。它們當中大部分都同美國在防務和安全領域有著密切合作。
一些國家逐漸接受中國成為安全合作的夥伴,認為降低對美國的依賴是件好事。中國在全球各地擴大夥伴關係以及朋友圈,提供了除美歐以外的一個重要的經濟合作契機,以及地緣戰略選項。比如孟加拉國向中國購買大量武器,是中國第二大武器出口對象國。沙烏地也在加強同中國的軍事貿易關係,有報導稱,北京许诺利雅德幫助其建立巡航導彈系統。
對中國的敘事:西方與其它國家各不同
8個調查國家中,5個是穆斯林佔多數人口的國家,奈及利亞一半的人口是穆斯林。它們當中只有土耳其和哈薩克斯坦認為,中國新疆對維族和其它少數民族的迫害行徑具有政治層面的影響。
報告還認為,西方自由國家對中國的敘事同其它國家有很大區別,因此,它們之間對待中美競爭關係的態度也全然不同。這一點上,8個調查國家的觀點很相似。
兩極世界不符合歐洲利益
這份報告認為,為保護自身的利益和安全,歐洲應該在地緣政治中繼續扮演積極角色。在今年中國召開二十大、美國舉行中期選舉過後,中美兩國的路線將會更為清晰地展現出來。歐洲自然同美國有更多的相似之處,但這並不意味著,歐洲沒有同全球其它國家加強夥伴關係的空間,相反,為保證國際秩序不繼續削弱,歐洲應超越民主與獨裁的劃分。
報告指出,世界的兩極劃分不符合歐洲的利益,然而,這一發展趨勢不可否認。為安全返回陣營政治,最大限度地保護自身的利益和安全,歐洲國家應該能找到自己的道路。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