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根據中國官方最新公佈的經濟統計數據,今年8月,中國零售銷售數據顯示有所增長,超出預期,增加了人們對該國龐大消費群體正在復甦以重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希望。最新數據同時也顯示工業產出增幅超過預期。法新社報導稱,這是繼北京政府採取一系列刺激措施之後最新的穩定跡象。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五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工業產出同比增長4.5%,較7月份的3.7%有所加速,並超過了路透社分析師預測的3.9%增長。這一增長是自今年4月以來最快的速度。
國內消費疲軟、房地產市場困境以及海外市場對中國出口產品的需求減弱,都讓中國在去年底疫情限制解除後的經濟復甦面臨諸多困難。
從進出口到信貸投資,從零售到房價,中國最新經濟數據令人失望。更糟糕的是,大型房地產開發商面臨違約風險,金融信託集團理財產品出現逾期兌付,這些令人擔心的訊號預示了新的風險。
圖片來源: CHINATOPIX/dpa/picture alliance8月初,中國又一家房地產開發商巨頭碧桂園面臨違約風險。該公司有2筆美元計價的債務8月8日逾期未支付利息。作為少數尚未出現違約的中國大型房企之一,碧桂園的「爆雷」是對本已脆弱的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又一打擊。在本次房地產危機中首先觸礁的恆大集團則於8月17日依美國《破產法》,向美國法院申請破產保護。恆大的負債高達3300億美元。其在2021年底發生違約,導致中國各地出現大批未完工的爛尾樓。大多數分析師認為,未來幾個月內,中國的房產價格和銷量仍將進一步下滑。
圖片來源: Aly Song/REUTERS與房地產密切相關的金融信託行業也出現危機。在7月底傳出中融國際信託集團無法按時支付票息和本金消息後,中國媒體8月中旬報導,數十種中融信託產品出現逾期兌付。該集團北京總部前發生投資者要求還錢的抗議(圖)。中融管理著約1380億美元資產。許多中國房地產開發商通過信託公司進行項目融資。控制中融的中植集團管理著超過一兆元人民幣的資產,也承認有流動性困難。路透社報導指出,中國影子銀行的資金總量大約為3兆美元,相當於英國國民經濟的總體量。影子銀行的一系列支付違約行為可能會引發廣泛的連帶效應。
圖片來源: REUTERS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7月經濟數據顯示,社會消費品零售、工業產出和投資增速都低於預期。這顯示出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商業和消費引擎動力嚴重不足,通貨緊縮風險上升。同時,7月份中國銀行新增貸款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量雙降,其中信貸增量比六月份驟減了89%,是2009年11月來的最低的新增貸款量。
圖片來源: BRENDA GOH/REUTERS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七月份中國外貿數據遠低於預期,進口同比下降了12.4%,出口則萎縮了14.5%。根據中國商務部7月發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的外國對華直接投資(FDI)較去年同期下降2.7%;二季度實際利用外資規模同比下降20%。而彭博社根據中國外匯管理局所公佈數據的計算則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外商直接投資負債同比暴跌87%。儘管有中國專家在財經媒體分析稱,上述數據差別源於統計口徑不一致,但外資流入明顯減少已是不爭的事實。
圖片來源: Wang Chun/CFOTO/picture alliance今年以來,中國的青年失業率持續上升,4月份突破20%,6月份已升至21.3%。各項經濟數據低迷讓民眾對經濟前景和就業形勢的焦慮增加。而國家統計局8月卻宣佈,全國青年人等分年齡段的城鎮調查失業率將暫停發布。這一消息引來民眾的廣泛批評和嘲諷,有網民戲稱當局這次從工具箱中拿出的是「眼罩」。
圖片來源: Jade Gao/AFP/Getty Images根據路透社8月18日對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巴克萊銀行、德意志銀行研究中心和野村證券五大券商此前以及最新對中國2023年GDP增長預期的對比,摩根士丹利將對中國2023年的GDP增長預期從此前的5%下調為4.7%;摩根大通從5%下調至4.8%;巴克萊銀行從4.9%下調至4.5%;德意志銀行研究中心從5.3%下調至5%;野村證券從5.1%下調至4.6%。路透社指出,主要券商下調對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背景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危機使得經濟增長前景進一步惡化。
圖片來源: Michael Nagle/Getty Images/Getty Images 內循環展現勢能
中國國家統計局表示,作為市場密切關注的家庭消費主要指標——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八月份同比增長了4.6%。這一增長遠超過彭博社經濟學家調查預測的3%,也大大好於七月份的2.5%。
與此同時,工業產出同比增長了4.5%,也比七月份有大幅提升,且超出預期。
路透社報導稱,這些樂觀的數據表明,最近一系列旨在支撐搖搖欲墜的經濟的措施開始見效。
中國政府近幾周宣佈了一系列旨在提振經濟的措施,最新的是中國人民銀行在周四宣佈降低銀行準備金率,以釋放更多現金用於貸款。
「昨天的準備金率削減發出了一個有趣的訊號,即政策層有加速增長的緊迫感,」上海保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表示,預計未來幾個月會有更多的推出政策以提振整體需求。
當局還為家庭和企業推出了稅收優惠,以支持消費,同時採取措施解決關鍵的房地產行業危機。
包括北京和上海在內的多個大城市放寬了抵押貸款標準,同時也允許首次購房者和銀行重新商定貸款利率。
包括碧桂園在內的中國房地產企業 如今都面臨支付危機圖片來源: Aly Song/REUTERS 房市依然萎靡不振
然而,儘管周五的數據令人歡迎,也有一些數字突顯未來仍面臨的困難。八月份房價再次下跌,表明政府提振房市的措施尚未產生效果。同時,也在本周五,國有房地產開發商遠洋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將暫停支付所有境外債務,成為最新出現問題跡象的中國房地產公司。
分析師向路透社表示,尤其是因為在陷入困境的房地產行業中,人們的信心仍然不高繼續拖累增長,目前遠遠無法保證中國的房地產業能實現持久復甦。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Gary Ng)表示:「儘管製造業和相關投資顯示出穩定的跡象,但房地產投資的惡化將繼續壓迫經濟增長。」
中國的乘用車銷售也在8月份同比實現了增長,由於電動車的更大折扣和稅收優惠提振了消費者情緒。
青年失業率仍然是謎
全體勞動人口的失業率在八月份略微下降至5.2%。但中國官方仍然沒有公佈16-24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自今年六月份這一也被稱為「青年失業率」的統計數字達到了創紀錄的21.3%後,中國官方就停止了公佈這一數字。
在中國,失業率僅計算城鎮地區,無法包括偏遠的鄉村地區,因為官方提供的相關數字只能反應就業市場的局部情況。
考慮到數字太高 中國官方已經停止公佈青年人失業率(資料圖片)圖片來源: Avalon.red/Imago Images 同時,固定資本投資雖然在今年前八個月同比增長3.2%,但確是連續四個月出現下滑。該指標反映了房地產、基礎設施、設備和機械等領域的支出——這些是中國政府過去賴以刺激經濟發展的領域。
有分析師向路透社表示,由於房地產行業不景氣、青年失業率高、家庭消費不確定性以及中美貿易、科技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未來持久的經濟復甦的門檻變得更高。
法國外貿銀行的吳卓殷表示,信心仍然是大多數問題的根源,需要更大的「建設性政策和監管變化」以提振增長勢頭。
(法新社、路透社)
© 2023 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