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會向烏克蘭派遣維和部隊嗎?

德正 綜合報導
2025年8月29日

在關於烏克蘭戰後未來的國際討論中,中國是否會參與維和行動成為焦點之一。可以確定的是,北京對參與戰後重建抱有濃厚興趣。而歐洲則對此深懷疑慮。

澤倫斯基、習近平和普丁照片拼盤
中國能否扮演在俄烏之間的斡旋角色?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本周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有關中國願意參與可能在烏克蘭設立的國際維和部隊的報導「不屬實」。

不過,在今年2月的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中國退役軍官周波在接受德國之聲記者採訪時曾提出,如果交戰國同意維和行動,那麼「中國及印度等國或許是最佳的出兵國」。他認為,對於歐洲國家而言,如果歐洲人直接介入,俄羅斯必然會將此視為北約在烏克蘭的另一種存在。

政治與經濟雙重考量

專家指出,儘管中國官方否認,但相關言論顯示中國對參與聯合國維和任務持開放態度。位於華沙的智庫波蘭國際事務研究所的中國問題專家施祖德利克(Justyna Szczudlik)對德廣聯記者表示,中國希望借此展現其負責任的國際形象,並回應外界對其支持俄羅斯的批評。

她還分析指出,如果未來法國、美國或是 英國在聯合國安理會阻止派遣維和部隊的授權,屆時中國就會說是西方國家不願意停止戰爭,而中國已經做出了一切的努力。

此外,中國在烏克蘭的潛在經濟利益也不容忽視。維和部隊的部署可為中國參與戰後重建鋪路,獲取第一手需求訊息,爭取重建項目合同。周波在今年2月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也提到「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能力首屈一指」,能夠高速高效、且以更低的成本完成重建工作。

歐洲的擔憂與地緣政治影響

歐洲國家對中國可能的維和參與持謹慎態度。施祖德利克指出,若中國在烏克蘭部署維和部隊並參與重建,可能會被視為中國在歐盟邊境擴大影響力的訊號。「歐洲人可能會意識到,突然之間中國已經站到了歐盟的家門口。」

更令歐洲擔憂的是中國與俄羅斯日益密切的關係。普丁預計將在本周末訪問中國,並參加下周在北京舉行的紀念二戰勝利80周年的閱兵式,顯示兩國「無上限友誼」的進一步鞏固。

維和前提仍未具備

俄羅斯問題專家陳寒士圖片來源: privat

專家認為,目前距離中國實際派遣維和部隊仍有很長距離。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主任陳寒士(Alexander Gabuev)表示,俄烏雙方需首先達成停火協議,並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才可能啟動維和進程。

他分析認為,除非俄烏雙方或是西方發出請求,且聯合國就維和使命達成一致,中國才有可能在多邊框架下派遣維和人員。但在此之前,中國不會單方面提出相關建議。

澤倫斯基批評北京

本周俄羅斯又對基輔發動了大規模空襲,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這顯示「俄羅斯根本沒有改變其目標」,這是對烏克蘭的一記重擊,是對歐洲的重擊,「這也是俄羅斯對川普总統和其他國際主體的重擊」。

他還表示,莫斯科的此類襲擊行為,讓與其友好的國家比如中國或印度也變成了同謀。「很遺憾,中國仍然允許俄羅斯繼續這場戰爭——看起來是這樣的」,澤倫斯基說。

習近平在烏克蘭獨立日向澤倫斯基致賀電

(ARD、德新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如果戰爭來襲 北約準備好了嗎?

28:10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