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會成為全球領導者嗎?
2017年7月1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同時也是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資者,因為承諾履行巴黎協定而獲得了贊譽。如今美國宣佈退出氣候協議,中國再次受到稱讚,這次是因為北京稱會繼續履行諾言。
有分析人士和一些媒體認為,中國將成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領袖。這種說法可能過於樂觀了。在川普宣布退出協定的時候,李克強正在布魯塞爾參加歐中峰會。
原本計劃中,歐盟和中國將發表一份旨在力挺《巴黎氣候協定》的共同聲明,草案內容雖然得到了廣泛流傳,但最終,這份文件並沒有發布。
德新社指出,李克強想要以此當作討價還價的籌碼,希望用這顆"旗子"來確保歐盟承認其市場經濟地位。他的目的並沒有達到,因此李拒絕簽署這份聲明。
川普领導下的美國變得更加被孤立,中國受到的關注越來越多,無論是在氣候還是在貿易話題上。北京的地位將會在即將在漢堡召開的G20峰會上迎來一次考驗。
去年中國投資可再生資源規模為783億美元,這方面的投資超過美國和歐盟的總和。北京計劃到2020年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投資增至3600億美元。儘管如此,批評人士指出,中國依舊在國外修建燃煤電廠等對環境造成污染的技術。
不過,一旦全球開始討論中國是否扮演領導人的角色,那麼,這個國家已經成功了一半。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 國際關係研究項目負責人胡謐空(Mikko Huotari)表示:"我們低估了觀念的力量。"
中國也塑造自己是自由貿易衛士的形象,這與川普主張採取保護主義措施截然相反。1月達沃斯論壇上,習近平力挺貿易自由化與全球化。
有批評人士指出,實際上,中國市場的本身對外企來說存在很大的障礙。一些歐洲企業上個月表示,在中國很難展開業務,並且感覺不再像之前那樣受歡迎。
胡謐空說:"如果有利用價值,中國就會承擔責任--不過要遵守北京制定的規則。"
中國最具有野心的外交和經濟政策是"一帶一路"項目。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Michael Clauss)在一次活動上表示,這個提議原則上是積極的,因為它促進了全球化,給一些傳統上不那麼吸引投資者的國家帶來了投資資金。
他補充表示,但是,對"一帶一路"相對持保留態度的歐洲和美國應該更加積極參與其中,給它帶來透明度,創造以規則為基礎的操作模式 ,顧及到社會和環境標準。
文木 / 任琛 (德新社)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