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敘利亞
2011年10月5日
廣告
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對譴責敘利亞的決議行使否決權,官方宣佈的原因並不令人感到驚訝。北京政府的代表李保東說,制裁解決不了問題。國際社會應對敘利亞提供建設性的幫助,不干涉其內政。
行使否決權完全符合中國的不干預他國內政的政策。正因為如此,北京在全世界範圍內抵制對第三國的制裁,無論是制裁北韓,伊朗還是敘利亞。北京政府可能是想以此保持其可信度。因為中國也拒絕所有批評意見以及對中國內政的干涉。
但是,在敘利亞問題上,中國有更多的利益考量。大馬士革和北京之間關係密切。敘利亞是中國在中東地區的主要盟友,當中國在國際上受到批評時,敘利亞始終站在中國一邊。 2008年春,西藏發生抗議政府的示威活動時,大馬士革對北京的強硬立場表示聲援。阿薩德政權也支持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
這種親近也反映在經濟往來方面。中國是敘利亞的主要貿易夥伴。 2009年,雙邊貿易額達到22億美元。幾乎全部貿易額都來自中國對敘利亞的出口。中國最大的石油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在中東投資數億美元,對該地區陳舊的石油和天然氣工業進行現代化改造,並開發油田。其他投資主要集中在紡織,電力,電信,交通和旅遊業。
如果大馬士革政權更替,或者是發生民主變革,都有可能危及中國的投資,甚至使中國失去一位盟友。
作者:Rimmele, Markus 編譯:李京慧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