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無需再以金牌證明實力?

2012年5月19日

中國在北京奧運會創下輝煌紀錄。體育研究專家認為,北京已在08年奧運會上取得重大成功,無需再以金牌證明實力。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運動員橫掃多項賽事金牌,不但讓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而且中國舉辦這個世界矚目的運動賽事的"百年夢想"也達到頂峰。

中國是否能在倫敦奧運會上再次獲得輝煌成績將是各界關注的焦點。但即使中國在此次賽事中表現不如預期,中國仍能冷靜看待。因為自上屆主辦奧運以來,中國已取得更多成就,如經濟的蓬勃發展。

美國密蘇裡大學聖路易斯分校的人類學教授兼中國體育專家布勞內爾(Susan Brownell)表示:"我不確定對中國而言,獲得金牌是否如同以前一樣重要,畢竟他們在上屆已有過輝煌紀錄。"

中國在北京奧運會上取得優異成績圖片來源: AP

北京奧運會後,各方針對追求金牌的意義展開熱烈的爭論。布勞內爾稱,一般的看法是中國缺乏普及的體育文化,贏得奧運獎牌的只是少數獲得政府補助的運動員;這引發新的疑問: 究竟奧運是否能成為推動體育文化的助力?

布勞內爾進一步指出:"我認為中國已經在北京奧運會取得重大成功,他們不需要再證明自己的實力。"

"究竟為何贏得金牌如此重要?因為這象徵著中國能與西方實力對抗。正因如此,中國才稱主辦奧運會為'百年夢想'。"

當然這並不代表中國將不會在倫敦奧運會上試圖贏得更多金牌。對於爭取奧運獎牌,中國不曾鬆懈。中國政府也不曾放棄參與塑造更多國家冠軍。

"世界冠軍的搖籃"

由政府設立的什剎海體育學校位於北京市中心。中國政府在體壇幼苗6歲時便展開培訓。

在學校入口處可見金漆的"世界冠軍的搖籃"幾個字。什剎海體育學校至今已培養了39名世界冠軍和7名奧運冠軍。大幅的中國國旗高掛在體育館和訓練廳中。

校園中掛滿各種勸誡運動員的口號,提醒學員莫忘"所有的訓練都是為了比賽"、"沒有個人英雄主義,只有英雄團體"。

副校長石鳳華無意放棄體校的理念:"過去,中國曾經被稱為東亞病夫。隨著中國的崛起,我們以和平的方式競爭、展現實力。"

中國的體育官員則以委婉的方式表達了他們的期許。 前任中國體育總局副局長崔大林表示:"我對於中國隊在倫敦奧運會上的表現有十足的信心,但我們也面臨許多困難。首先,我們是上屆奧運的主辦國,競賽的地點是在自己的土地上,但在倫敦我們是訪客。與北京相比,在這裡我們必須面對時差、異國食物以及陌生環境。"

中國選手在08年奧運會奪得多項賽事金牌圖片來源: AP

崔大林也指出,此次出賽的選手中有許多經驗不足的新面孔,以乒乓球項目為例,冠軍選手王楠和張怡寧都已退役。

"此次奧運會是中國體壇新舊交接的時刻。年輕運動員們是否能通過這場大型賽事的考驗仍有待觀察。"

有趣的是,中國官員談論對倫敦奧運會的期許時,幾乎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賽前的說法雷同。他們習慣性降低國家的期望值,並強調所面臨的考驗有多麼艱巨。

當2008年8月24日奧運落幕時,中國奪得51面金牌,遠勝美國的36面金牌數,首次登上奧運金牌榜首。

來源:路透社 編譯:張筠青

責編:苗子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