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試驗」
2013年11月25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墨卡托基金會(Mercator)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海爾曼(Sebastian Heilmann,中文名韓博天)在11月24日出版的《法蘭克福匯報周日版》(Frankfurter Allgemeine Sonntagszeitung)上發表文章《中國的試驗》(Das Experiment China),對中共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後公佈的改革計劃進行了分析評論。文章的導語指出,西方世界始終沒有讀懂中國。
在回顧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從安徽農民有關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嘗試開始的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之後,作者寫道:"鄧小平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從那之後,中國經歷著極具活力的發展,而西方始終不能正確地解釋這一過程。在任何一份西方世界有關中國政治狀況的分析文章中,都充斥著對一黨專制政府是否能夠應對其面臨的巨大挑戰的懷疑。這樣的一個體制怎麼會有能力進行改革呢?"
西方"誤讀"中國?
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後,中共中央公佈了這十年來涉及最為廣泛、最具有雄心的改革計劃。然而,大部分西方輿論似乎對此反應冷淡,只將其當作一份空洞的意向聲明,而並未以嚴肅的態度去審視它。海爾曼認為這是一種錯誤的判斷。他指出,西方忽略了中國所獨有的一種政治決策制定體系,因為這粗看之下似乎和僵化的中央集權體制並不相符,那就是"試驗"機制。他在文章中接著寫道:
"中國共產黨認為,將一些成功的地方試驗性項目進行'從點到面'的推廣,以及將地方一些創新性的做法融入全國政策中,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發展模式。如今,中國正在上海進行有關金融市場和資本流通自由化的新試驗。
中國正在進行的政治構建方法,非常適合處理充滿不確定性的發展過程。中國的體制之所以具備自學的能力,不是出於其威權統治性質和黨中央的巨大權力,而是因為它具有一種置身於試驗之中的特殊修正機制。通過這種方式,黨中央的一些錯誤決策總是可以得到修改。"
海爾曼也承認,中國的政治體制的確在權力制約和法治國家原則方面存在嚴重的缺陷。新的北京領導層也仍然繼續致力於壓制政治反對派的聲音,並控制網路言論。但他認為,這種政治上的壓制在經濟和科技政策領域卻通過一種有的放矢的靈活性得到了彌補:
"中國的體制不僅允許試驗,而且還在全國範圍內促進了各地吸引外國和私人投資、稅收收入、就業人口以及科研機構的競爭。而隨著中國向世界市場的開放而來的全球競爭機制,也不斷地催生著更高的經濟效率和創新。激烈殘酷的全球競爭使得包括許多國有企業在內的中國企業都學會了自我約束。"
經濟改革阻力重重
周一出版的《經濟周刊》(Wirtschaftswoche)也對中共的改革方案予以解讀。文章指出,為了維持經濟的飛速發展,創造足夠的就業崗位,中國需要越來越多的錢:
"目前中國的國家債務總額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已經從2008年的130%上升到目前的200%。然而,卻有大筆的資金浪費在常常是毫無意義的基礎設施上。"
作者也提到了上海自由貿易區有關金融市場改革和人民幣實現自由兌換的試驗。人民幣的升值雖然可能會幫助修正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嚴重失衡,然而這一步卻帶有極高的風險--出口工業將面臨嚴重震蕩,甚至可能會出現大量的企業破產和失業。文章接著寫道:
"總體上講,改革的實施情況可能遠遠要比一些中國自由派所期望的要困難得多。國有企業的管理層往往和中共高層緊密相聯。對國企的改革,對其權力的削弱,很可能會遇到很大的阻力。到目前為止,有權有勢的國有企業仍然佔據著國家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如果要提高它們的盈利,恐怕至少還需要六年的時間。"
摘編:雨涵
責編:苗子
摘自其他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