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的非洲生意 德國也想分一杯羹

2018年10月26日

中國企業在非洲越來越活躍,而德國企業在當地的經濟活動近年來卻出現了倒退勢頭。德國商會、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德國非洲商業協會現在建議,德國企業界應當在非洲積極與中國企業展開合作,而不是以競爭的姿態去徒勞地追趕。

Tansania Dar Es Salaam Kigamboni Brücke Baustelle
中資企業負責建設的一座跨海大橋,攝於2014年坦桑尼亞圖片來源: Imago/Xinhua

(德國之聲中文網) 德國《世界報》援引這份尚未正式發表的調研報告指出,在越來越多的非洲國家,中資企業正獲得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有些領域,中國企業甚至已經取得了市場支配地位。報告建議,德國企業不應當去和在非洲的中國人競爭,而是應當積極尋求與中國企業的合作,比如成為後者的供應商或者二級承包商,提供一些關鍵的技術。

德國商會負責外貿事務的 副總幹事特賴爾(Volker Treier)對《世界報》表示,中資企業在非洲的強勢地位一方面加劇了競爭,但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德國企業的機遇。他認為,德國企業可以利用升級後的當地基礎設施,也能在非洲大陸與中國企業展開合作。

此項研究也向不少開展在非業務的德國企業發放了問卷。大多數德企都對現有的與在非中企合作持正面評價態度。大約二成的受訪企業表示,雙邊或三邊合作"體驗良好"。對此類合作表示感興趣的企業也有二成。大多數企業都認為,今後的合作有望開拓新的商業領域。調研報告認為,中國企業的充裕資金、冒險精神,可以與德國企業的高品質、高可靠性相結合;對於德國中小企業而言,這樣的三邊合作將能夠極大地降低進軍非洲市場的難度。

中國鋪路 德企獲益

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總裁弗里德里希(Dr. Jürgen Friedrich)對《世界報》表示,德國企業必須面對中國在非洲日趨活躍的現實。他認為,中國企業可以成為德國企業進入非洲的鋪路者,也可以是德企在大型項目中的合作夥伴,"與中國這樣富有成就的夥伴展開合作,非常有意義。"

德國經濟界非洲委員會主席坎嫩吉塞爾(Christoph Kannengießer)則指出,德國現在已經向中國學習到"不應將非洲當作窮人、而應當作平等的合作夥伴"這一點。

中國承建的亞的斯亞貝巴工業園區內,一名中國職員正在使用無人機作業。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Z. Abubeker

不過,調研報告也羅列了德、中、非三邊合作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其中包括德中雙方對合作協議有著不同的構想、非洲進出口貿易的各類阻礙、合作夥伴不遵守相關的人權以及社會準則、技術流失等等。德國商會的特賴爾說,中國企業往往不知道德國企業能夠在非洲提供怎樣的產品與服務,而德方也往往不清楚中國人在非洲到底還需要什麼。

下周二(10月30日),德國總理梅克爾將主持召開對非投資會議。這份最新報告也將是會議上的重要話題。

文山/凝煉/(世界報)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