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研究伊朗答覆-武力不能解決問題
2006年8月23日北京時間8月22日21點左右,伊朗核問題談判代表拉蕊賈尼向聯合國5個常任理事國以及德國駐德黑蘭代表遞交了該國政府的書面答覆。由於美國與伊朗沒有外交關係,因此瑞士大使代表美國出席。進行提交儀式時,除了伊朗國家電視台,其他媒體均被攔在了門外。
迄今為止,外界媒體對於伊朗書面答覆的細節內容尚不清楚。伊朗談判代表拉蕊賈尼強調,德黑蘭同意從周三開始就一攬子方案展開談判,不過他並沒有談到伊朗是否會停止鈾濃縮工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亞非研究室主任李國富分析認為,各方目前的反應以及伊朗之前的相關言論顯示,伊朗仍然不同意把中止鈾濃縮加工活動作為重啟和平談判的先決條件,但儘管如此,伊朗的態度仍然相當靈活,願意就所有相關問題進行談判,也願意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加強合作
李國富說:「應該說現在雙方,包括伊朗、包括國際六方大多數國家,都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對和平解決伊核問題的信心和誠意。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我們只能猜測,現在大的方向,大的趨勢還是通過和平的途徑解決伊核問題。因為這樣做是得到了全世界、國際社會最多數國家的支持的。」
本周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表示,中國正在研究伊朗的正式答覆。中國也希望伊朗認真考慮國際社會的憂慮,採取必要的建設性措施。另外發言人辦公室還提到,中國始終認為,通過外交談判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是最佳的選擇,符合各方利益,希望有關各方保持冷靜和耐心,體現靈活、堅持和平解決的方向,為早日恢復談判創造有利條件。
以美國為主的一些國家則認為,伊朗的表態只是一種拖延時間的伎倆。李國富認為,不能排除這樣的說法是出於政治目的:「我覺得,做出這種評論,當然不乏有一些非常認真的分析家根據他們的利益研究得出的,當然也包括一些政治的目的。包括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就明確說,答案他沒看到,但是美國還是要對伊朗進行制裁。」
李國富主張,應該以和平外交的方式而不是制裁辦法來解決伊朗核危機:「在國際關係中我們看到,通過制裁,通過武力是並不能解決問題的,只能使問題僵化。只能使當事方的國家利益、人民利益都受到傷害。」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