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礦井,危險事故何時了

2003年10月30日

貝多芬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有人一輩子都沒有讀過《哈姆雷特》,他無異於生活在黑暗的礦井之中。」提起莎翁的《哈姆雷特》,今天的許多人大概會不屑一顧;可是如果提起黑暗的礦井,大概所有人都得承認,那可不是個好地方,尤其在中國的礦井裡。

山西大同煤礦的工作一角圖片來源: AP

不僅僅是黑暗,礦井還意味著危險。爆炸、透水,不久前,俄羅斯接連發生兩起礦井事故,而在與之相鄰的中國,重慶地區的礦井也傳來噩耗:13人葬身於深深的井底,從此再也不見天日。

中國是世界礦井事故發生最頻繁的地方,在今年短短的頭九個月裡,已有4620名煤炭礦工喪生。而在其它非煤炭礦井中,另有1626名工人死於非命。

通常說來,小型私營的礦井安全系數最差。市場暴利驅使許多人不顧一切地非法採掘、胡鑿亂挖,安全是他們最不重視的問題。於是有人發財,有人喪命。在柏林電影節上獲藝術成就銀熊獎的《盲井》,便講述了以此為背景的故事。

雖然中國政府正在關閉一些危險的煤礦小企業,但是屢關屢開,屢禁不止,以致於中央對地方官員加壓:只要發現兩處以上的非法礦井,當地父母官的烏紗帽不保。

Gino.Govender是國際化能煤礦聯合工會主管煤礦能源的官員,他對德國之聲的記者談到了中國的礦井安全問題。他說:

「中國大部分的小型礦井由個體家庭經營,他們為了降低開采成本,與國營礦井競爭,便在安全措施上偷工減料。如何治理整頓這些被視為非法的礦井,很是令中國政府頭痛。對於窮苦的礦工來說,為了養家餬口,明知是火坑也會往下跳。」

相比之下,俄羅斯的礦井秩序要好一些。雖然那裡的礦井也歸私人所有,但是客戶卻是官方企業。由於很多破產企業無法支付帳單,三角債的問題便很嚴重,礦井主沒有資金來維護安全設備。現在在政府干預下,許多礦井被關,事故率也較九十年代中期有所下降。

Govender對記者說:「在歐美等西方國家,礦井的安全問題由安全委員會來監督,這已經有一百年的歷史。但是這個程序應該由政府發起。如果要在中國和俄羅斯推行這一模式,首先需要健全的法律體系,使管理者認識到,維持護安全標準是他們無法推卸的責任。另外,政府與政府之間,業主和礦工之間要加強對話,以保障政府政策得以實施,工人權益得以維護。」

Govender還指出,國際輿論的壓力不足以改善礦井的安全狀況。關鍵是企業的所有權以及監督權的分配問題,使得安全和效益息息相關。在這方面,波蘭大概是一個值得借鑑的例子。

(芙茗)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