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經濟上半年增長5.3% 下半年面臨更大挑戰

2025年7月15日

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第二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5.2%,略低於第一季度的5.4%,使得上半年GDP增速達5.3%。在中美貿易暫緩摩擦、政府持續刺激政策推動下,中國經濟展現出韌性。然而,專家警告,下半年增長勢頭或將放緩,房地產危機、內需疲軟及產能過剩等結構性問題仍是主要風險。

上海港口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認表示,強勁的外貿數據可能提前釋放了需求,使得下半年面臨更大挑戰。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二(7月15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5.2%,略低於第一季度的5.4%

德新社指出,這一表現使得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達到5.3%,有望實現政府設定的「5%左右」的全年增長目標。

經濟學家們表示,儘管中美之間持續存在貿易緊張局勢,但這些數據顯示出中國經濟的韌性。5月中旬,中美代表達成休戰協議,暫停了互征關稅的升級,為進一步談判創造條件。

分析人士指出,出口商在當前的談判窗口期內加快發貨節奏,而消費則受到政府刺激政策的提振。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表示,這種增長可能難以持續,強勁的外貿數據可能提前釋放了需求,使得下半年面臨更大挑戰。

歐亞集團中國區總監王丹說,「房地產危機仍是地方政府財政的一個中期主要拖累因素」。通縮風險和疲軟的消費者信心繼續對國內需求構成壓力。

關稅威脅助推中國出口貿易

01:33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中國政府也對電動車、太陽能和電池等行業日益激烈的價格戰表示擔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6月底的一次高層會議上呼籲遏制「無序競爭」。

分析人士指出,國家補貼和產量目標推動了產能過剩,供給超過需求,企業利潤被嚴重擠壓。

中國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承認,中國仍將面臨外部不確定性和國內壓力,但他表示,上半年的強勁表現為全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根據歐洲應用經濟研究中心(Prognos research institute)的數據,儘管全球局勢緊張,中國企業目前在全球出口市場的份額約為德國企業的兩倍。中國出口佔全球總量的16%,而德國為8%。

專家預測,隨著美國不斷加強貿易壁壘,中德之間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將日益激烈。

(德新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