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經濟二季度能恢復正常? 

樂然
2020年3月18日

中國發改委綜合司副司長李慧周二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日前表示,中國經濟將在二季度恢復正常。不過,這位發改委官員並未提到,國際貨幣基金總裁其實是在近一個月前基於當時的全球疫情做出的這一預測。隨著疫情在全球各地爆發、升溫並觸發各國採取新措施,中國經濟復甦前景愈發受到外部制約,面臨新挑戰。 

Kampf gegen Virus in China Firmen große Probleme mit dem Export
圖為2019年12月9日的青島港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Sipa/Yu Fangping

(德國之聲中文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斷對新冠疫情對中國及世界經濟的影響做出預測調整。2月22日,國際貨幣基金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在G20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表示,中國的新冠疫情可能會將世界經濟增長拉低0.1%,將今年的中國GDP增長拉低至5.6%。不過,她同時指出:"我們也在考慮更可怕的情景,也就是病毒傳播更久,更全球化,那麼對增長帶來的後果就會更久遠。」她說,"基於目前的基本情況,公佈的政策得到執行,中國經濟可能在第二季度恢復正常。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可能比較小,比較短期。" 

如今,在格奧爾基耶娃發表這一看法近一個月後,全球疫情已經出現了巨大變化。歐洲目前成為疫情重災區,歐盟從3月18日起開始為期30天的旅行限制,禁止歐盟以外旅客進入,並號召歐盟國家人民不要出國旅行。此外,執行嚴格封城政策的歐洲國家越來越多,減產甚至停產的企業也越來越多。美國各州疫情也非常嚴峻,美國總統川普3月16日表示,他認為美國經濟可能進入蕭條。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警告,新冠疫情可能造成美國失業率飆升至20%。與此同時,歐美也出台一系列保護經濟的措施,比如美國展示了補助航空業500億美元,補助小型企業2500億美元的前景,並將在未來一段時間發送支票幫助美國人度過難關。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第二季度能恢復正常嗎? 

「差不多要等到5、6月份」

長年研究中國經濟的德國經濟學家費多麗教授(Dr. Doris Fischer)對德國之聲表示,她認為所謂恢復正常可能更多是指能夠重新復工,時間差不多要等到5、6月份。她說:"中國政府的戰略是工廠重新恢復生產,因為疫情已經給中國經濟帶來巨大傷害,如果經濟再不站起來,長期而言也是很危險的,不只是病毒才危險。"   

費多麗教授:如果經濟再不站起來,長期而言也是很危險的,不只是病毒才危險圖片來源: Uni Würzburg

費多麗教授指出,現在中國主要通過大規模檢測、排查、及時發現和隔離等措施來控制疫情,因此不會放鬆外國人及境外者入境必須隔離的政策,而這也就意味著許多外國人不會冒著被隔離的風險去中國。國際交流受影響,也會影響公司的運作,對中國經濟產生負面影響。"以前高管們經常在中國和其它地方飛來飛去,在今後可預見的時間裡就不一樣了。各國控制住疫情還需要些時間,大家會朝著恢復正常的方向努力,但也會不斷測試,有感染者就馬上隔離,這種正常化將和去年12月前的正常化完全不同,主要就是指可以重新進行生產。"此外,她說,留學人員交流也將受到很大影響,國際旅遊業也無法展開。  

「是否能恢復取決於疫情變化」

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經濟學教授、宏觀經濟學者沈凌也認為目前形勢嚴峻:"第二季度經濟是否恢復取決疫情變化。現在是世界疫情爆發期,如果疫情回流,管控出問題,疫情重新爆發,就會讓中國政府進退兩難。我們現在正在搞請零,如果因為回流,重新出現數十、數百起病例,我不知道中國政府對策會如何。如果要回到之前的狀態,那第二季度經濟也沒什麼指望了。" 

沈凌教授:鑑於疫情未來的發展難以預測,經濟學家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圖片來源: privat

沈凌教授指出,中國經濟已經和世界經濟緊密融合在一起,世界疫情處於爆發期,外部環境不好,中國也難以獨善其身。對策之一是拉動內需。他說:"當然,中國可以通過拉動內需抵消部分外部影響,但這也不是那麼容易的。發改委提出要擴大內需,一方面表現為恢復前段時間停滯的第三產業,另外要啟動許多基礎設施建設。比如以浙江為例建通用性機場。基建啟動可以短期上提高投資方面的內需,長期而言,基礎設施也有助於經濟增長。此外,有的地方也開始通過發消費券促進內需,這在短期內也能刺激以前凍結的需求。" 

沈凌也指出,鑑於疫情未來的發展難以預測,經濟學家因此也難以將判斷建立在假設的基礎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中國國家發改委強調,中國雄厚的物資技術基礎和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為應對疫情影響提供了有力的支撐,近兩個月來14億人口生活有保障,在保障民生上經受住了一次大考,一些行業企業特別是新業態、新模式和新產品出現了逆勢成長,比如說網購快遞、生鮮電商、線上教育、遠程問診、遠程辦公等新興服務需求快速擴張等等。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1-2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下降13.5%。從環比看,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下降26.63%。 

如今,面對疫情全球爆發的新形勢,中國的防疫政策和經濟政策如何調整,將是政府不得不正視的新難題。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