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chi 270411 IMF China

2011年5月12日

雖然目前難以抑制的通貨膨脹和外貿失衡給中國經濟出了許多難題。但在艱難中也有一些「好消息」。去年中國經濟總量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最近又有權威機構傳出消息稱,中國經濟2016年將要超越美國。

美國財經媒體《華爾街日報》近日發表文章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4月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報告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將中國經濟超過美國的具體日期定格在2016年。

而《華爾街日報》做出這一評斷的基礎來自於IMF報告中所涉及的經濟發展預測數據。該數據顯示,中國以購買力衡量的國民生產總值(GDP)將於5年後超過美國,在世界經濟總量中所佔比重排名第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華盛頓總部圖片來源: AP

圍繞PPP展開的討論

然而,這種以購買力衡量的GDP,也就是經濟學中所說的PPP能否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整體經濟實力的標準,德國和中國的經濟專家有不同的解釋。

德國經濟研究所(Institut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的全球經濟專家馬特斯(Jürgen Matthes)指出,PPP指的是一個國家的產值究竟有怎樣的購買力。如果它想在國際市場上買東西的話,就必須將以本國貨幣結算的GDP按照現行匯率轉換。國際上通行的做法是將GDP轉換為美元。

但是如果想知道中國人在本國的生活水準究竟如何?那就必須以中國的物價作基礎看待GDP,馬特斯如此介紹說。"因為中國的物價與國際間價格相比,相對偏低。這就意味著,一塊錢在中國能買的東西比在國際市場上的要多。換句話說,如果單看以購買力平價為基礎的GDP,而不考慮貨幣匯率的因素。一些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其實會更加富有一些。"

而中國似乎不希望國際社會認為它其實更加富有。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院長張漢林指出,中國政府始終不接受用PPP分析一個國家的整體經濟實力。因為國際社會就計算過程中的一些關鍵參數沒有達成一致,而且這些參數也無法全部通過市場的檢驗。所以中國政府認為PPP本身並不是一個很客觀的,衡量評價國與國之間經濟規模的數據。

但是,德國經濟專家沒有放過的一個事實是,中國在於去年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申請更多執行董事會席位的過程中,改採用的論據是中國經濟實力在世界整體經濟實力中所佔比重越來越大,而中國政府當時就是以PPP來衡量該國的經濟實力。

對此馬特斯評論說:"看來中國政府以何種經濟數據作為參考,還要看它想達到什麼樣的目的。我的感覺是,中國政府官方上不承認以購買力為基礎計算GDP(PPP),但是在有些細節問題上,特別是爭取在國際機構中擁有更多的話語權時,它們又更傾向於借此來說明問題。"

但這絕對不是中國政府所特有的做法,馬特斯指出,世界上其他國家在試圖通過數據來表明自己的立場時多會採取同樣的手段,將手中的數據"捏塑"成自己認為的"理想結果"公佈於眾。

單憑數據就能說"中國要超過美國"嗎?

無論是否應該用本國貨幣購買力來評價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還是應該用以美元為計算單位的GDP,德國和中國的經濟專家都不認為相關的經濟數據能夠為類似"中國超過美國"的說法撐腰。

研究世界經濟發展現狀的中國專家張漢林認為, 中美之間的經濟差距是不可能用5,6年的時間縮短的。由於中國沿海和內陸地區發展水準及其不一。中國在10年內之內也很難在經濟規模上超過美國。"就像我們現在談,中國經濟規模已經超過了日本一樣。其實中國經濟的問題,和中國經濟本身發展的品質,如果從實際的經濟發展的水準來看,從經濟現代化的程度和水準來看。中國仍然是一個迅速發展的發展中大國。他離發達國家的水準還是相當遙遠的。國內外媒體不能用簡單的基本數字來判斷,實際上可能要更多的看看老百姓生活的怎麼樣,企業發展的怎麼樣。"

與中國歷史中舉國上下曾多次表明決心要超過美國的時期相比,現在的中國人對"中國超過美國"這樣的說法反映並不強烈。張漢林認為:"中國來百姓反映應該很平淡,覺得這個好像與他們實際的感受差距很大。他覺得,我們沒有像你們說的活的那麼好啊。"

按照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的分析預測,中國可能在接下來的10到15年之間,在用美元計算的經濟規模上接近美國。

張漢林教授認為,就算20年後中國用美元計算的GDP超過了美國,"中國超過美國"的說法仍然不成立。從這點上,無論是中國還是全世界的大多數政府官員都應該有一個客觀的冷靜思考。 不能認為中國GDP規模超過日本,20年後超過美國,就以為中國已經超過美國了。

德國經濟專家馬特斯指出,人們傾向於對各種各樣的排名做出過度的詮釋。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地大物博的國家。中國到現在為止在國家實力上相對較弱,但發展速度驚人。所以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在一定時間裡成為世界上產出值最多的國家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作者:任琛

責編:石濤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