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經濟前景何以「十分光明」?

文山
2018年10月19日

中國副總理劉鶴周五接受了新華社、人民日報等中國官方媒體的聯合專訪,表示中國經濟的前景十分光明,同時也委婉地批評了當前的「國進民退」現象。經濟學教授胡星斗贊成劉鶴的主要觀點,但也指出政府做什麼比說什麼更重要。

Stellvertretender Ministerpräsident der Volksrepublik China Liu He
主管經濟的中國副總理劉鶴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Xinhua News Agency

(德國之聲中文網) 主管經濟的副總理劉鶴強調,社會上對"國進民退"的議論"既是片面的,也是錯誤的"。他認為,目前一些國資企業是在"幫助"一些"前期通過高負債擴張較快、由於偏離主業而在流動性上遇到困難的民企度過難關",這種幫助也包括重組。這"恰恰體現國企和民企相互依存、相互合作,我認為是好事"。劉鶴表示,"民營企業經營狀況好了,國有資本可以退出。反過來,如果國有企業遇到困難,也可以通過民企積極參與提高效率。"

近期,中國許多私營中小企業都遇到了融資困難的情況。對銀行而言,中小企業被視為高風險,因其高品質抵押品有限,一旦無力還款,也沒有政府撐腰。現金流也時常無法穩定覆蓋利息還款。儘管中國經濟主管部門已經指示國資銀行向中小企業、民營企業放貸,從而在貿易戰背景下避免經濟增速銳減、就業崗位大量流失,但是,路透社引述官方數據稱,今年上半年仍有504萬家企業破產。一名銀行高管對路透社表示:"有很多方式可以讓一家銀行看上去是在向中小企業貸款,以達成貸款目標,比如,向一家大型企業下屬的多個較小的附屬企業貸款,或者向一家大企業的材料供應商貸款。"還有業內人士對德國之聲擔憂地表示,一些質押股權上市的私營企業正面臨被國資銀行收回的"國有化大洗劫"風險。

劉鶴在聯合專訪中批評了國資銀行的一些做法。他強調,中國在"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的同時,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民營經濟"在整個經濟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新增就業和企業數量。……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就是支持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劉鶴批評指出,"有些機構的業務人員認為,給國有企業提供貸款是安全的,但給民營企業貸款政治上有風險,寧可不作為,也不犯政治錯誤。這種認識和做法是完全錯誤的。……那些為了所謂'個人安全'、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行為,在政治取向上存在很大問題,必須堅決予以糾正。"

中國股市近期一直低迷圖片來源: Reuters/China Daily

經濟學家胡星斗教授對副總理劉鶴的這一表態持贊賞態度。他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說,不論北京方面是否真的在搞"國進民退",國資銀行的貸款方針以及地方政府的土地政策目前確實在客觀上導致了"國進民退"。胡星斗認為,劉鶴此次肯定民營企業重要性的講話,也是在當前形勢下提升市場信心之舉。"很多人現在對經濟前景持有悲觀的看法,特別是擔心中美貿易戰惡化會對中國經濟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

能否兌現改革承諾才是關鍵

劉鶴在講話中,多次強調中國經濟形勢"總體上保持了穩中向好的基本態勢",並指出中美貿易爭端等不利因素對當前市場的"心理影響大於實際影響"。他說,"從經濟增長、就業、物價、國際收支、企業利潤、財政收入、勞動生產率等主要指標看,我國經濟運行都處於合理區間。與國際上的主要經濟體相比,我國經濟的表現都是比較優秀的"。而"歷史上積累的各種風險和問題正在不可避免地水落石出,這是個必然的過程,要理性看待。"劉鶴認為,"如果從一時一事看,可能會感覺有一些困難,但是一旦把它作為一個歷史進程往前看,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十分光明。"

經濟學家胡星斗圖片來源: Hu Xingdou

胡星斗教授則認為,中國經濟前景長期繼續向好、"十分光明"並不存在必然性,關鍵還是能否實現經濟轉型,避開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擺脫粗放式發展路線。"從經濟學規律上來看,粗放式發展的成果是有限的。長期來看,還是要靠更大的科技投入、創新投入,才能實現經濟的持續發展。也就是說,中國經濟的未來,取決於改革、開放、發揮人的創造性、保護智慧財產權。要改革束縛人的體制,才能實現劉鶴所說的'一片光明'。"胡星斗特別指出,從歷史來看,很少有國家真正在長期層面上實現了經濟的"一片光明"。"重要的是中國政府接下來能做什麼,而不是他們說什麼。……如果中國當局能夠落實此前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的改革方案,中國也許還真能很快變成真正的市場經濟體和法治國家。這才是中國經濟長期發展的保障。"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