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周五(7月4日),由於高壓籠罩中國人口最密集的東部沿海,該地區陷入酷熱之中。長江沿岸的主要農業和製造業中心在高溫下炙烤,引發人們對乾旱和經濟損失的擔憂。
中國大片經濟腹地將在未來一周面臨37至39攝氏度的高溫。氣象部門警告,安徽、浙江等省份,以及位於中部的湖北和河南部分地區,氣溫可能超過40攝氏度。
導致此次高溫的副熱帶高壓系統今年來得異常之早。
「三伏天」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歷法概念,據認為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通常從7月中旬開始,一直持續到8月底。此期間,民眾紛紛躲避烈日酷暑。
「現在天氣熱得越來越早了。」30歲的上海居民陶思佳(Tao Sijia,音譯)說。「我更喜歡小時候那種涼爽的天氣。記憶中的夏天很清涼。現在真的太熱了。」
今年酷熱、暴雨交替正在檢測中國應對極端天氣加劇的能力。若應對不力令人聯想起去年河南的暴雨以及98年的嚴重洪災。除此以外,極端天氣也對供電、農業構成威脅。
圖片來源: CFOTO/picture alliance中國北方今年遭遇酷熱。6月,北京超過35攝氏度的天氣達到13.2天,這是從1961年有記錄以來最多的一次。其中幾天溫度超過40度。山東甚至出現43度的高溫。
圖片來源: Andy Wong/AP/picture alliance人們擔憂再次出現去年的乾旱,那是六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609萬公頃農作物受影響,經濟損失達到數十億元。而今年1-5月,雲南省降雨量減少55%,官方媒體6月表示,已有300萬公頃農田受到乾旱影響。(圖為6月底黃河山西永濟段空中俯瞰,也是受到乾旱的影響)
圖片來源: CFOTO/picture alliance酷熱也意味著居民、商場、辦公樓用電量激增。由於乾旱導致水力發電量減少,雲南今年2月下令降低鋁產出量的14%。去年8月,依靠水利發電的四川省限制工業用電長達11天。(圖為去年8月重慶嘉陵江乾枯的河床)
圖片來源: Mark Schiefelbein/AP Photo/picture alliance為緩解對水力發電的依靠所帶來的供電不足,中國加快審批新煤礦和火電站。去年,中國批准了2.6億噸新的煤炭開采量。今年第一季度,地方政府批准了至少20.45兆瓦新的火電站發電產能,這比2021年全年還高。
圖片來源: CFOTO/picture alliance今年早些時候,中國中部省份發生十年來最嚴重降雨,正值收獲季節前的這場雨導致15%的小麥不再適合人類食用。洪水也威脅著稻米生長。湖南大米產量佔全國的13%。自6月底依賴的持續降雨可能對稻米產量帶來巨大影響。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CFOTO中國官方媒體周三宣佈,重慶自周一以來的新一輪大降雨導致15人喪生,4人失蹤。四川有關部門稱7月以來,強降雨已經導致該省46萬人受災,約8.5萬人被疏散,而本周預計還可能爆發山洪和土石流。四川上周土石流已經導致多人死亡。
圖片來源: Xinhua/AP/picture alliance上周,湖南萬餘人因洪水被轉移,超過2000處住宅受損。貴州也因洪災及土石流將人口和牲畜轉移至安全地帶。雲南上周末部分地區強降雨,導致道路如同河流,有汽車被沖走。(圖為貴州遵義大降雨後赤水河水位上漲)
圖片來源: CFOTO/picture alliance有科學家認為,氣候變化使得極端天氣加劇。近來數周,亞洲許多國家出現嚴重高溫,導致人員死亡。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所設定的目標是2030年達到碳排放峰值,2060年實現碳中和。
圖片來源: CFOTO/picture alliance2021年,河南暴雨導致超過300人死亡。而中國近期最嚴重的洪災是在1998年,當時造成4150人喪生,多數是在長江沿岸。
圖片來源: Hou Jianxun/HPIC/dpa/picture alliance 熱浪帶來的挑戰
極端高溫被氣象學家與氣候變化聯繫在一起,已成為中國決策者面臨的重大挑戰。除了灼燒農田、減少農民收入,高溫還會影響製造業中心的運作,擾亂主要港口城市的物流,並給本已負荷沉重的醫療體系帶來壓力。
此次熱浪已對中國電網造成考驗。據央視報導,全國最大用電負荷在周五(7月4日)飆升至14.7億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長近1.5億千瓦。
在中國東部,用電負荷達到4.22億千瓦,其中空調用電佔約37%。
「熱浪在中國帶來乾旱風險,今年西南地區可能尤為令人擔憂。」經濟學人智庫能源與氣候變化高級分析師李子謙(Chim Lee)表示,「四川降雨量已低於往年平均水準,這將影響該地區水電產能,進而影響其對東部地區的電力輸出。」
不過,李子謙也指出,中國今年似乎不會經歷破紀錄的夏季。他說,目前中國北方的高溫情況和出現高溫天數仍低於2023年同期水準。
儘管如此,中國東部和中部的多個地區已發布高溫預警,提醒民眾採取防護措施。由於高溫和高濕的雙重影響,通勤過程中的中暑風險加劇。
「我一出辦公室就覺得熱浪滾滾。」21歲的學生艾瑞斯(Iris Chen)說。「現在才剛到七月初,可能還不是最熱的時候。」
中國多地天氣多日持續高溫。中央氣象台本周一連續11天發布高溫紅色預警。高溫少雨導致多地干旱嚴重,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湖體面積不斷縮小,一個半月水體面積減少約66%。
圖片來源: CFOTO/picture alliance 根據中國國家氣候中心近日監測評估,自6月中旬的這場高溫,為1961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40℃以上覆蓋範圍歷史最大的一次。高溫少雨天氣也給農業生產帶來嚴峻挑戰。據中國水利部統計,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多地千萬畝耕地都因旱情受到影響。
圖片來源: Mark Schiefelbein/AP/picture alliance 中國官媒央視星期一(8月22日)再次發布高溫紅色預警,這已是連續第11天發布屬於最高級別的高溫紅色預警。
圖片來源: Chinatopix/AP/picture alliance上海、湖北、雲南、廣西等地氣溫接近40攝氏度。重慶上周連續兩天溫度飆升至45攝氏度。預計未來一周最高氣溫還將會持續超過40℃。目前重慶已有51條河流斷流,24座水庫乾涸,農村供水受影響的民眾達到了35.8萬人。
圖片來源: Mark Schiefelbein/AP/picture alliance 中國多個地區正面對破紀錄的熱浪侵襲。極端高溫導致多處河湖乾涸,嚴重的甚至出現了河流斷流的情況。比如山城重慶迎來多日「烤驗」。流經重慶的長江支流嘉陵江(圖)水位下降,露出河床。網友直呼嘉陵江「被曬幹了!」。
圖片來源: Thomas Peter/REUTERS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陷入枯水期,乾旱也創造出奇景:這是江西南昌鄱陽湖進賢段水域出現的「大地之樹」自然景象。根據中新社,鄱陽湖湖水面面積較6月以來縮小了約66%,水體面積已肉眼可見地「瘦成一道閃電」。
圖片來源: CFOTO/picture alliance 高溫引發的乾旱給水電大省四川的發電能力帶來影響。四川部分地區實施限電措施。限電直接影響到工業生產,豐田、大眾等企業表示其四川工廠一度停止營運。
圖片來源: Xing Yun/Costfoto/picture alliance連續多日高溫導致用電量飆升。除了四川之外,昔日燈火通明的上海也啟動限電措施,北外灘等地的景觀照明以及多個電子廣告牆都被暫時叫停。
圖片來源: Hector Retamal/AFP就在長江流域遭受高溫缺雨之苦的同時,中國北方多地出現強雨天氣。內蒙古、寧夏、青海東部等地遭遇大雨暴雨。搜狐新聞報導,上周三青海省大通縣瞬間強降雨,引發山洪,造成土石流,洪災導致16人死亡,36人失蹤。圖為今年6月初,廣西柳州低窪地段被洪水淹沒。
圖片來源: CFOTO/picture alliance中國官方經濟專家估算,極端天氣使中國每年的GDP減少一到三個百分點。中國總理李克強6月末曾發出警告說,洪水和熱浪將影響水稻、蔬菜和豬肉的產量,並推高通貨膨脹。
圖片來源: Liu Bin/Xinhua/picture alliance 全球最大樂高樂園在酷暑中開業
酷熱似乎並未阻擋人們對上海最新景點——全球最大的樂高樂園的熱情。該樂園將於周六(7月5日)在上海開業。
據中國旅行平台去哪兒網(Qunar)數據顯示,6月對該主題樂園的線上搜索量較5月增長了五倍,周邊地區的飯店預訂量同比增長250%。
中國因熱浪導致的死亡人數未知
2022年,中國經歷了自1961年以來最嚴重的熱浪。多個地區從6月中旬到8月下旬,持續了79天的高溫天氣。官方未公佈具體死亡人數,中國也未設立與高溫相關的死亡統計,不過國內媒體偶爾會引用地方政府的消息報導死亡案例。
根據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在2023年發布的一份報告,2022年中國因熱浪導致的死亡人數估計為50900人,比2021年翻了一倍。
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的森林大火尚未撲滅,英國宣佈進入高溫緊急狀態,飛機停飛火車停運。不僅歐洲酷暑難當,中國六成國土面積也遭遇一波又一波熱浪襲擊。
圖片來源: Matt Dunham/AP/picture alliance在倫敦希思羅機場,周二氣溫先是39,1度,很快數字變成40,2度,突破40大關!路上行人鑽進地鐵,擠進車廂已不是易事。周二,大片航班取消,火車因鐵軌變形無法開動。看來,英國顯然沒有為這般極端炎熱天氣做好準備。
圖片來源: Kirsty Wigglesworth/AP Photo/picture alliance英國上周預測本周將迎來破紀錄高溫天氣,於是啟動紅色預警,這是英國史上首次!周一、周二兩天,英國南部地區出現40度高溫。倫敦政府宣佈進入緊急狀態。哦,這是周末的海灘。
圖片來源: Gareth Fuller/AP Photo/picture alliance一旦連續4天氣溫超過38.6度,西班牙政府自動啟動一套防暑計劃,福利機構上門探望老人和病人,解決防暑問題。即便如此,馬德里一名60歲清潔工人室外掃街3小時後中暑身亡。
圖片來源: Manu Fernandez/AP/dpa西班牙30多處森林大火已持續數天,數十萬公頃森林已全部覆滅。旅遊勝地薩莫拉「成了地獄!」 內陸多地已連續9天氣溫超過40度界限。天氣預報稱,本周氣溫有下降趨勢,人們真心期盼這回預報是準確的!因為希望沒有泯滅,政府沒有延長高溫警報。
圖片來源: Gregorio Marrero/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鄰國葡萄牙的情形相似,國內森林有16處燃點。持續一周多的大火到目前已毀滅3萬公頃森林。對當地居民而言,三十六計,走為上。
圖片來源: Rodrigo Antunes/REUTERS法國西部大西洋沿岸地區宣佈進入高溫最高級紅色警備。今年再破炎熱紀錄已是鐵板釘釘。更不幸的是,波爾多以南出現森林大火,連續多日無法撲滅。數萬公頃森林葬身火海,數十萬人不得不暫時離開家園。
圖片來源: Sarah Meyssonnier/REUTERS乾旱缺水讓義大利菜農、果農損失70%的收成,辣椒、西瓜、杏、番茄、茄子等等全部遭殃。西西裡島和撒丁島燃起森林大火,至今尚未撲滅。
圖片來源: Mauro Ujetto/NurPhoto/picture alliance南歐的熱浪漸漸向德國轉移。周二多地氣溫將升至高峰,但未能突破40度。最熱的城市是杜伊斯堡,38,1度。但好消息是,周三影響到德國的冷封面將形成,氣溫會隨之降低。但願這是真的。
圖片來源: Christian Knieps/dpa/picture alliance6月以來中國大部地區進入高溫,9億人口受影響,涉及6成國土面積。這是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工地的建築工人。
圖片來源: Huang Wei/Xinhua/AP/picture alliance中國有70多個氣象站報告突破歷史最高氣溫值。華北連續多日測出40多度的氣溫。剛游了一輪的這位,一定是覺得地面更涼爽些。
圖片來源: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伴隨著酷熱的是暴雨
並不只有中國在應對極端高溫帶來的潛在災難。本周早些時候,希臘消防人員在克裡特島和雅典附近撲滅野火。一次早到的夏季熱浪席捲歐洲,已導致至少8人死亡。
近年來,加州也多次在野火季節之外爆發大規模火災,導致數萬人失去家園。
中國政府面臨的更大挑戰是,當東部地區被高溫炙烤時,其他地區卻遭遇暴雨。分析人士也將這種現象歸因於氣候變化。
中國國家氣象中心預測,周五(7月4日)和周六(7月5日),中國北部和西南部部分地區將繼續出現強降雨。中國社群網站上流傳的影片顯示,成都大暴雨後道路被淹,居民劃著皮劃艇穿行其間。
(路透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