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北京市衛健委週一(6月6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北京6月5日新增5例本土確診病例。而隨著當地疫情逐漸穩步,從6日起,北京逐漸放寬COVID-19的防疫限制,恢復正常上班,也允許餐廳室內用餐。
路透社指出,北京和上海在經歷了兩個月的嚴厲封鎖及奧密克戎(Omicron)病毒引發的疫情後,最近已經慢慢恢復正常。中國官媒指出,除豐台區和昌平區部分地區外,北京的食堂服務於週一(6日)恢復。從5月初以來,北京的餐廳和酒吧只能外賣,不能堂內接待客人。
根據相關規定,北京居家辦公地區調整為正常上班,中學、小學、幼稚園分期分批返校。另外,快遞員也能進入社區。不過進入公共場所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仍需要出示核酸陰性證明,但時限要求由48小時調整為72小時。
另外,6月6日起,北京市公園和國家植物園的限流比例,從過去的50%調整至75%,入園須查驗72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
北京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週日(5日)向媒體表示,當前,北京市除個別區外,其他各區連續7日以上無社會面病例,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向好態勢持續鞏固。
已經封控了一個月的上海,正面臨牽涉醫療、民生、貿易的全方面困境。與此同時,首都北京新近出現的小規模疫情,也讓民眾緊張不已。
圖片來源: Andy Wong/AP/picture alliance上海的大部分區域都已經被封控了一月有餘,居民小區的門口往往由防疫志願人員持續把守。只有在特定情況下,比如運送食品等基本物資、居民需要出門接受核酸檢測、有人突發急症時,沉重的鐵門才會開啟。
圖片來源: Andrew Galbraith/REUTERS根據當前的規定,只有在整棟居民樓數十戶乃至上百戶連續14天未出現陽性病例的情況下,居民才被允許下樓在小區內自由活動。只有在整個街道片區連續14天未出現感染病例的情況下,民眾才被允許在劃定為「防範區」的街區內活動。但是這樣的片區目前並不佔多數。
圖片來源: Hector Retamal/AFP衛生部門的職員、各級醫院的醫護、防疫部門的專家、居民小區的志願者都在綿延數周的「全域靜態管理」中疲憊不堪,許多人為了免去穿脫防護服的麻煩,甚至連續六七個小時不上厠所。圖為黃浦區的一組衛生部門職員準備噴灑消毒劑。
圖片來源: CHINA DAILY/REUTERS上海每天都新增上萬乃至超過兩萬起病例,當局修建「方艙醫院」臨時隔離點的速度明顯跟不上疫情發展勢頭,不斷有親歷者抱怨倉促趕工的方艙醫院居住條件惡劣的消息。隔離點醫護人員緊缺也是一大難題,甚至曾傳出「活蹦亂跳的無症狀感染者現場搶救筋疲力竭暈倒的護士」的影片。
圖片來源: Beibei/AP Photo/picture alliance上海疫情的影響力遠遠超出了這座城市本身。由於物流受阻,上海港的貨物轉運出現了嚴重積壓,周轉速度明顯降低。卡車司機難以往返內陸和上海之間,積壓的貨物更是導致了大量國際貨輪無法靠港,只能在東海上徘徊。
圖片來源: dpa/picture alliance上海「全域靜態管理」後,最為民眾所詬病的一點就是食品等基本民生物資供應緊張。許多人指責政府前期決策不透明,在封城前一天還在承諾「上海不會封城」。在這一背景下,北京剛剛出現幾十人規模的小型奧密克戎疫情,就引發了民眾的搶購囤貨潮。
圖片來源: Yomiuri Shimbun/AP/picture alliance由於北京的疫情「已經隱匿傳播了一個星期」,防疫當局已經封控了朝陽等城區,以便對民眾進行核酸篩查。官方喉舌《環球時報》前主編胡錫進評論稱,北京絕不能走到「全域靜態管理」那一步。不過,官員們並沒有承諾首都絕不封城。
圖片來源: Jade GAO/AFP/Getty Images 然而,在堅持動態清零的規定下,北京官方指出,有個別小區(村)未嚴格落實防控措施。徐和建指出,有部分小區(村)未嚴格落實測溫掃碼、查證、查驗核酸陰性證明等措施,有的則存在居民或值守人員未規範佩戴口罩、聚集聊天等現象。
目前北京當局將防疫清零重點放在豐台、昌平兩區。因為這兩區仍有零星確診個案,北京市政府表示,「兩區連續7日無社會面病例後,轉入常態化防控階段,同步調整社會面防控措施」。
「特別激動,饞死了」
為了防疫,北京自今年「五一」連續假期開起,就要求餐飲禁止內用。過了一個多月後恢復內用,讓許多當地民眾搶在第一時間進入餐廳用餐。
中國《新京報》報導稱,有一名在北京餐廳前面排隊的顧客表示,自己家住三裡屯,知道6日恢復餐飲堂食後,就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來簋街看看。
該顧客說:「沒想到胡大真的開了,特別激動,饞死了,必須吃起來。」「小龍蝦、牛蛙必須都點上!」另一名5日22時就在餐廳門口排隊等待恢復堂食的金先生則說:「掩蓋不住我內心的激動」。
也有餐廳業者向《新京報》表示,5日中午就接到許多消費者諮詢電話,因此決定在6日0時開啟夜宵。該飯館總店店長陳峰表示,從5日晚9時開始,大概預約了30多桌。
「我們北京不存在這個問題」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新京報》、路透社、中央社等)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